杉木栽培技术
采种
选择15~30年生长健壮的母树,于“寒露”到“立冬”间采摘成熟的球果。然后摊晒、脱粒、除杂、去瘪,得到较纯的种子,适当晾干,放通风干燥处贮存。隔年使用的种子,应保持含水量在6~8%左右,从2、3 月起放在0~5℃温度下密封贮藏。播种前进行纯度、千粒重、发芽率等种子检验。杉木球果的出子率通常为 3~5%,种子纯度85~95%,千粒重5.9~9.7克,每千克种子12~15万粒,实验室发芽率30~40%,场圃发芽率则更低,大致为实验室发芽率的70%左右。育苗 杉苗喜疏松、湿润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各种育苗技术措施,包括圃地选择、整地、播种、种子出土后的苗期管理等各个环节,均需从培育规格苗出发。在4、5月前苗木幼嫩时期,要提防发生猝倒病,除在整地作床时注意土壤消毒和适当早播外,还应注意排水防旱,以利保苗。6~9月后,苗木生长进入盛期,要适时遮荫、追肥、灌溉、松土除草、间苗、定苗,并继续注意抗高温干旱、排水和防病。10月以后,苗木生长趋于停止,形成顶芽时停止施肥和灌溉。为提高造林成效,要选择壮苗出圃造林。
插条造林用的插条,以选火苗(炼山后伐根上抽出的萌条)为好,要粗壮端直,顶芽饱满,针叶密生而坚韧,侧枝少,长度一般为30~50厘米。截取插条要快刀斜劈,切口斜面应与插条顶梢的倾向相反。扦插时间以立春到清明、形成层开始活动时为宜。插入土前先用铁制或木制插杉锥引洞,插入时苗梢向下坡,切口斜面向上坡,深度以插条长度的1/2~1/3为宜。
造林密度
杉木造林密度因各地经营习惯和自然经济条件而不同。在湖南会同、贵州锦屏、福建建瓯等小材无销路、农民有农林间作和不间伐习惯的地区,造林密度较小,在山洼、山脚每公顷栽1400~1800株,山腰、山坡每公顷 1800~2500株。在福建南平及小材有销路、幼林不间种作物、实行间伐的新产区,造林密度每公顷3000~4500株,10年后保留2500~3000株,林木生长也好。
造林方法
杉木有栽植、插条及分蘖苗造林 3种方法。
造林成活率高,早期生长快,后期衰老晚,是现在的主要造林方法。插条造林可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但条源有限,成活率较低,目前只在一些有插条传统的地区小面积使用。分蘖造林不仅来源少,造林效果也不及上述两种方法,很少采用。
栽植造林的季节在中带和南带以12月至翌年2月效果较好,但在冬季干旱或有严寒的地方,则以春季栽植为妥。栽植宜穴大而深,使根系舒展,苗梢宜向下坡(俗称不反山),适当深栽,分层覆土打实,才能保证成活和生长良好。杉木生长发育进入速生阶段后,自然整枝和自然稀疏迅速进行。一般认为应在被压木占总株数的10%以上、自然整枝达到全树高的1/4~1/3、郁闭度到 0.8~0.9 、胸径连年生长量开始下降时开始间伐。第一次间伐的强度为30~50%(按株数),保留林分郁闭度0.6~0.7。立地条件好、初植密度大的间伐强度可大些,反之则小些。间伐的方式,因杉木多为同龄纯林,适用下层抚育。间伐间隔期决定于林冠恢复郁闭的速度,一般为4~6年。造林密度每公顷在3000株以下的,可只进行一次间伐。
供应广西杉木苗 茉莉花苗 桃花苗 金花茶苗 三角梅苗 夹竹桃苗 木荷苗 黄金叶苗 火力楠苗 金丝楠苗 香樟苗 蓝花楹苗 木棉苗 速生桉苗 速生杉木苗培育场 杉木种子杉木苗 红椎苗 速丰桉苗 相思苗 桂花树 罗汉松电话13978515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