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人物 » 安徽农科院3代科研工作者41年坚守1块田

安徽农科院3代科研工作者41年坚守1块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22-04-22  浏览次数:1031
导读:英国洛桑试验站是世界著名的农业研究所,从1843年开始,该所进行的一些长期定位试验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为农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经典试验”。在安徽濉溪县杨柳实验站,也有这样一块宝地,其1981年设立的培肥定位试验,是国内持续时间最长的砂姜黑土定位试验,被誉为安徽的“洛桑”。2022年春天,记者来到这里探访。...

英国洛桑试验站是世界著名的农业研究所,从1843年开始,该所进行的一些长期定位试验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为农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经典试验”。在安徽濉溪县杨柳实验站,也有这样一块宝地,其1981年设立的培肥定位试验,是国内持续时间最长的砂姜黑土定位试验,被誉为安徽的“洛桑”。2022年春天,记者来到这里探访。

地处淮北的濉溪县与沿淮23个县(市、区)2336.6万亩易涝、易旱的砂姜黑土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过安徽省农科院三代科研人员40多年不懈努力,昔日十年九灾的砂姜黑土老灾窝,如今蝶变成沃野千里大粮仓。而做出巨大贡献的杨柳实验站也已经步入新时代。这幢现代化的三层小楼里面放着各种先进的试验仪器,紧挨着实验站的就是500亩实验田。记者在杨柳站试验田里看到有几小块用水泥条隔开的麦地。 “这就是做砂姜黑土培肥定位试验的。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曹承富研究员告诉记者,试验设5种施肥处理:有机+化肥、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有机+化肥高量,其中有一块宝地,40年没施过肥,这在我国6000万亩砂姜黑土地中是独此一处。记者看到,其中一块只有0.2亩大小的试验田里,麦苗矮小枯黄、稀稀拉拉,同周边长势较好的绿油油的小麦形成鲜明对比。曹承富自豪地介绍,别小看这块地,虽然小麦亩产只有20到30公斤,玉米亩产也不足50公斤,却是无价之宝,是做长期定位试验绝好的对照标本。

做砂姜黑土培肥定位试验是为研究砂姜黑土的形成机理、变化趋势和改良方法。“土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具有常规试验不可比拟的优点,它能系统地研究土壤肥力演变和肥效变化规律,为农作物合理施肥和提高土壤肥力提供依据。 ”曹承富回忆说,“中间有几年,国家拨款减少,实验站经费十分紧张,科研人员就自掏腰包坚持搞试验,从没有间断过一年,因为我们深知这项工作太重要了! ”长期的定位试验,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我们由此研制出以有机肥化肥配施、秸秆还田为核心的培肥技术4套,实现了土壤培肥改良技术的定量化,有效解决了砂姜黑土培肥难、地力提升慢等问题。”曹承富告诉记者,他们研究的成果“安徽砂姜黑土培肥与小麦持续增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在我国砂姜黑土地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对提升地力、增加小麦等作物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获得2015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曹承富是杨柳站的第二代科技工作者。“第一代驻守杨柳站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都已经不在世了。”他告诉记者,1981年9月,省农科院作物所科研人员孙国伦、汪芝寿背起行囊,离开繁华的省城,来到土地贫瘠、生活艰苦的濉溪县杨柳乡,和县里派来的农技人员李本正等人一起建立了杨柳实验点(后改为杨柳实验站),向贫瘠的砂姜黑土宣战,开始了“砂姜黑土培肥定位试验”和“淮北小麦大面积增产途径及栽培技术研究”。一开始的实验站,就是两间不足40平方米的茅草房,里面摆放着叉子、铁锹、扬场木掀、耙子、扫帚等简单的农具和实验工具。办公室的边上还有一间牛屋,养着两头干农活的耕牛。

随着时代的进步,杨柳站不断呈现新的亮点,记者看到试验田的中心区域,新建的加密自动气象站24小时不停地工作,可及时完成对某个特定区域气压、温度、降水、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多气象要素的采集、上传、报警,从而提高局地性、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作物长势监测系统则利用获取到的监测区域的卫星图像数据,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和专业计算分析来量化作物的健康状况,并把最终的结果呈现在专业的农业信息平台上供种植者和农艺师查看。此外,还安装了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预警监测设备,这套系统包含远程拍照式虫情测报灯、远程病害监测仪、植物环境信息监测设备以及预警预报系统、专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组成。可实现全天无人值守远程实时在线监测虫情、病害、环境信息,自动上传到物联网监控平台,也可通过手机APP查看管理。

如今,从曹承富手中接过“接力捧”、长期在杨柳站驻点的是80后女博士陈欢。她正在和同事一起用一个1米来高的“静态采集箱”采集麦田(土壤和小麦生长系统)排放的温室气体。 “每周要来采集一次,这些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等,整个小麦生长周期要采集近40次。 ”陈欢介绍,采集的目的一是要测量小麦生长期不同阶段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二是监测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三是研究氮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小麦品种氮利用效率的高低差异,为选育氮利用效率高、排放水平低的小麦新品种提供科研数据。 “传统农业的着力点在于如何通过土壤培肥提升产量,现在我们要在稳产高产的基础上发展氮利用效率高、排放水平低的低碳农业、生态农业,为碳达峰、碳中和做贡献。 ”陈欢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2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