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政部网站消息,为切实解决中型灌区存在的问题,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近日发文指出,将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建设。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改造步伐。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支持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的年度资金达到12.53亿元,新建和续建中型灌区235处。已经编制并发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在2011-2020年10年间,完成1575处待改造的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建设任务。
二是完善政策机制,确保地方资金落实到位。为确保地方配套资金的足额落实,近年来财政部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创新投入机制。逐步降低中型灌区项目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与水利部门自筹资金比例,取消中西部地区的县级财政配套任务,创新投入机制。
三是统筹项目布局,形成项目合力。拟自2014年起,启动重点重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实施示范工程试点工作。
四是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效益。按照有关规定,财政部门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并按灌区隶属关系实行县级或地级报账制,以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合理性、有效性。同时,水利部门对项目实行项目法人制、项目和资金公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提高工程质量,避免“豆腐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