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书画增文化特色
自古至今,平乐镇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历史遗存,独具特色的牡丹文化也构成了平乐镇独特的名片。尤其是在平乐镇平乐村,老少妇孺都会提笔画上一朵娇艳的牡丹花,这里素有“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称号,当地农民种牡丹、画牡丹,形成了一条从种牡丹、画牡丹到销售牡丹画的产业链。
当代花鸟画领军人物之一的何水法,在第一次到平乐之后,看到1800余亩的牡丹园、800余个热爱描绘牡丹的当地农民画师手握画笔忘我创作,当即对此地“一见钟情”,今年2月,带着100万现金到平乐镇,捐建“希望画院”培养牡丹画人才。
此外,依托洛阳鼎润实业有限公司对平乐牡丹画产业的宣传营销,帮助平乐村以巡展、展览等形式与中外画家交流,提高农民画师的品位;举办工笔牡丹画培训,聘请王绣、文柳川等十余名知名画家,每周到“平乐牡丹画培训基地”辅导示范,与农民画师结对子,传帮带。
为了普及牡丹画,平乐镇还在全镇中小学校开设了牡丹画课程,组织青少年学习牡丹画创作技巧;开通平乐牡丹画网站,平乐牡丹画进行网上运作。平乐镇还策划了第二届全国农民画展、全国牡丹画学术邀请展和迎国庆牡丹画展,省、市领导以及国家级专家都来到了平乐镇,不仅宣传了平乐,更进一步增强了全镇发展牡丹画产业的信心。
牡丹创意产业园区建成营运,洛阳鼎润实业有限公司的成功引进,“公司+园区+画家”的经营模式初步形成。孟津乃至全国的牡丹种植基地、牡丹画创作基地、牡丹画培训基地、牡丹画集散基地正在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教育培训、产品交易为一体的农民牡丹画产业园区雏形初现。
汉魏遗存筑旅游名镇
近年来,平乐镇也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经过努力,全镇村容村貌也有了明显的改观。同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投资6300万元先后建成张盘社区、平乐社区、金村社区、象庄阳光社区等居民楼16栋,累计建成8万余平方米,太仓社区一期工程、平乐社区二期工程等10栋居民楼正在建设,社区建设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品位。
平乐镇还强力实施“民生改善行动计划”,围绕百姓安居、就业创业、文化惠民、医疗卫生、教育强基、社会保障等方面,投资1.76亿元办好十大福民实事,全面落实惠民补贴,继续扩大城乡居民保险覆盖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平乐镇位于汉魏古城遗址之上,依托汉魏历史文化特色,融合牡丹画文化的汉魏风情园项目已经启动,建成后将集高效农业产业园、农业生态旅游、旅游文化产品销售、牡丹种植、苗木培育繁殖及其相关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
同时,借助丝绸之路、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东风,平乐镇将建设洛阳东部最大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推动城镇化与汉魏文化融合。将平乐镇总体建设主题风格定位为“汉魏”,体现“汉魏”文化底蕴,突出“汉魏”特色元素,建成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汉魏风格的优美小镇,进一步提升平乐镇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
如今的平乐镇,处处洋溢着生态农业种植散发的蔬果芳香。通过努力,将在三年内实现“以一产带三产”,将平乐建设成为集特色种植、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产业为一体,硬件设施一流,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步发展特色旅游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