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万象 » 聚焦南京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循环农业风生水起

聚焦南京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循环农业风生水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10-16  来源:南京日报   浏览次数:418
导读:养猪的粪水用作沼气发电,多余的沼液输进鱼塘养鱼,沼渣用来做种菜、种茶、种花卉苗木的肥料这是浦口区汤泉街道南京雨发生态园内...
养猪的粪水用作沼气发电,多余的沼液输进鱼塘养鱼,沼渣用来做种菜、种茶、种花卉苗木的肥料……这是浦口区汤泉街道南京雨发生态园内的农业生产链。和传统种菜养猪不同,园区8000多亩菜地、猪圈、鱼塘、鸡场等,全做成了循环农业,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乡村旅游景点。去年园区游客量8万多人次,今年上半年已突破8万,预计年底能达15万—20万人次。

近年来,我市的生态循环农业搞得风生水起,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南京耕地面积不多,人口这么多,年蔬菜消费近100万吨,要保护好现有农耕生态,提高农产品自给,只有走环境友好型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之路,让农业循环起来。”来宁参加农业嘉年华的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亚洲理事会副主席周泽江说。

一项统计显示,现在全球农业面源污染已占面源污染总量68%—83%。怎么应对农业污染问题?记者在位于溧水区永阳镇东庐村的南京首个有机农业基地——普朗克有机田园看到了成功应对的案例。在这里的西兰花种植区,地里挂的一排排害虫诱杀黄板迎风飘动,这是“性诱剂板”,专门诱杀雄蛾,让害虫无法繁殖。

“古人用土法治虫,效率不高,遇到大的病虫害疫情,不是减产就是绝收。现代人用农药化肥,一旦缺乏有效控制,就会污染土地和蔬菜。”普朗克老总宋宁说,现代生物技术能够解决这个两难问题。比如用现代微生物农药能让害虫感染病毒或细菌,但对其他生物没有影响。生物技术配合防虫网、黑灯诱杀、闷棚技术等各种物理防虫手段效果十分明显。

宋宁在这块土地上坚持有机种植12年。综合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离开了农药化肥,他的农场照样能玩转农业。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政府“撑腰”很重要。雨发生态园副总经理刘维林介绍,他们做的养猪循环项目200多万元投资政府补贴了百分之七八十。在生态园示范下,现在周边3000多农户被带动起来,整个地区的农业都被一点点往生态农业方向引。生态农业“公园”面积已不仅仅是园区的8000亩地。

周泽江建议说,南京各家生态农业园都有自己的技术“秘籍”,政府可牵头建一个生态农业技术、市场支撑平台,资源共享,可有效扩大生态农业规模。

宋宁认为,南京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刻不容缓,他们已在有机农业生产标准上摸索出一套模式,基本与国际接轨,农场生产的西兰花等已大量出口欧盟、日本。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