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改善
300余户农民搬进楼房
城里人有啥咱就有啥
还免10年供暖费物业费
说是村子,可是记者在这里并没有看到农家小院,反而是一栋栋和城里一样的住宅楼。
“自来水、地热,城里人有啥咱就有啥!”在陈家店村嘉和社区1单元202房间,70岁的村民张广成唠起现在的生活,心里美滋滋的。
他住的这间房子67平方米,两室一厅,坐北朝南。屋里有37寸的液晶电视,客厅里还摆着一个大冰柜,厨房里装着侧吸式的抽油烟机。2012年,张广成搬进了村里建的楼房,房子每平方米是1700元,去掉每平方米600元的装修补贴,最后每平方米的价格只有1100元。在客厅的墙上挂着一个室内温度计,显示22℃。“以前住平房冬天特别冷,房子漏风,现在暖和多了,穿内衣也不冷。”
2010年,陈家店村“两委”班子决定在村里建社区、盖楼房,让村民也过上市民一样的生活。截至目前,已建成16栋住宅楼,有300余户农民住进楼房。
张广成说,村委会给搬进楼房的村民一项优惠政策,免交10年的供暖费和物业费,“省了老多钱哪!”
“今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有望超过1.2万元。”陈家店村党委副书记文业胜说,村里的楼房全部集中供暖,由华能长春热电厂供暖。长春水务集团铺设管道,村民已喝上自来水。
文化生活
早上打太极拳晚上扭秧歌
公园里假山喷泉风景好
广场上娱乐健身设施全
在陈家店村村委会对面,有一个大型公园,叫幸福公园,公园内有园林、假山、喷泉、长廊。公园中央有一个广场,叫幸福广场。广场上不仅有健身设施,还设有篮球场、儿童乐园。每天晚上,村民们都聚集到这里,扭秧歌、跳广场舞。
“每天晚上6点,我就把音箱搬到广场上,大约6点半,参加秧歌队的村民就都来了。”村民武振仕说,“从2006年起,我就开始组建村里的秧歌队,现在秧歌队已经发展到125个人。每天晚上,大家先扭秧歌,然后再跳广场舞,一直跳到晚上8点才回家,村民都非常喜欢这项活动。”
“每天要是不扭会儿秧歌,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都成瘾了!”村民张世华是秧歌队的领队,每天都带着大家一起运动。此外,村里还请来老师,教村民打太极拳,目前已有23位村民学会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每天早上,这些村民会集中到公园打太极拳。
在幸福广场上,记者看到一个大型舞台,舞台背景墙上写着“吉林陈家店第二届文化艺术节”。武振仕说,这个艺术节村里已经举办了两届,每届艺术节上,村民都组织表演各种节目,有唱歌、跳舞、扭秧歌、吹唢呐,附近10个自然屯的村民都来看。
记者手记
城乡差距在拉近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民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型机械化设备的出现,让田地里看不到农民收割庄稼的身影;一栋栋楼房在村头崛起,让农民告别了低矮阴冷的平房,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次采访,记者最大的感触就是城市和乡村的距离在拉近,市民和农民的差距在缩小。相信不久的未来,“新型产业农民”将不断增多,他们会通过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