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人物 » “荔枝王”陈统奎:做有人情味的买卖

“荔枝王”陈统奎:做有人情味的买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4-19  作者:简光洲  浏览次数:629

  小鹰兄弟卖荔枝 

  花梨之家民宿的经营者是陈统奎的二弟陈统夸,他毕业于北京吉利大学。2011年,陈统奎派陈统夸到台湾桃米生态村接受了为期2周的专业培训,2012年又让弟弟报名参加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小鹰计划,这是一个为期一年的新公益精英培训项目。 

  大学一毕业就返乡管理民宿的陈统夸,经过两期专业培训后,慢慢接受了乡村创业的艰辛与节奏。一开始,他先与哥哥一起,搞了个“火山村家蜂”品牌帮村里的养蜂专业户卖荔枝蜜,透过上海农好农夫市集和淘宝店来销售,一下子成为明星级产品。2012年,他又与哥哥一起帮果农卖“荔枝王”,没想到又卖火了,发货时段,忙都忙不过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又一位返乡青年出马了,他叫陈同尧,中专毕业,是陈统奎的堂弟。2009年陈统奎创立博学生态村发展理事会时,他便是核心成员之一。不过,当陈统奎邀请这个堂弟一起来推动有机荔枝时,被他拒绝了,理由是“不相信能做出有机荔枝”。陈统奎没有选择用言语来说服他,而是如法炮制,让他报名参加2013年小鹰计划。 

  在小鹰计划的培训中,陈同尧参访了北京小毛驴市民自然农园等有机农场,体验了上海农好农夫市集和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上消费者们对有机食品的热爱,并到香港参访了环境保护机构,眼界和理念一下子就到位了。2013年“火山村荔枝王”销售,陈同尧二话不说,落手落脚去做,三兄弟一起创造了2个星期40多万元营业额的初战成果。“小鹰兄弟卖荔枝”的故事从此在小鹰计划学员中传开来。 

  非物理返乡的陈统奎在上海做社群营造和市场推广,物理返乡的陈统夸和陈同尧在家陪伴果农,全程监督果农按照“约法三章”管理荔枝园,为都市中产阶级消费者提供良心生态的“火山村荔枝王”。3个返乡的大中专毕业生,加上8户果农,一起迈出了非常可贵的步伐,奋力迈向“有机荔枝”。陈统奎坦言,5年—10年内,博学生态村的“火山村荔枝王”还做不到“有机荔枝”,但他们要求果农“用良心做事,卖生态荔枝”,先从无公害荔枝做起,慢慢转型。 

  2月19日的“一大会议”后,陈统夸立马就买了一个单反相机,天天跟着果农进荔枝园,在微博和微信上直播荔枝王生长过程。我们挑几则来看看:(1)进入2月的尾巴,火山村荔枝果园里的花儿陆续冒出来了,此时已黄昏时分,农户王才英在果园一呆就是一整天,手工修剪花儿,减少使用农药,让有限的营养集中在有限的荔枝果实上,最后的果实个大,味美;(2)荔枝花儿绽放了,可爱的蜜蜂忙碌起来了,荔枝花富含蜜腺,是重要的蜜源植物。(3)在没有机井灌溉前,果农们用火山石修出一个个水池来,下雨的时候,雨水下到水池里,储存起来,干旱的时候灌溉荔枝园。这样一个水池,代表着收成,也是一个家庭的财政根基。 

  与此同时,陈同尧则忙着与厂商联系定制荔枝王礼盒。陈家三兄弟卖荔枝,只卖礼盒版,因为量大,果农们根本无法做更多分类打包,而且每天出岛的几千上万斤荔枝必须在上午10点之前送到海口美兰空港,才能保证把当天的新鲜荔枝送到北京和上海两大发货中心。如果消费者自己到空港提货,或者到北京、上海等提货点提货,他们可以吃到当天的荔枝。拼新鲜,拼美味,实际上就是拼时间,陈统奎邀请消费者一起来与时间赛跑,鼓励大家自己上门提货。 

  如果你在上海的话,陈统奎则邀请你到友人家茶生活馆提货,他很乐意一边泡茶,一边跟大家分享他的“荔枝情结”。你或许不信,陈统奎因为返乡创业,2014年3月底,他被哈佛大学去演讲。在波士顿,陈统奎分享了他带领家乡农民做“有机荔枝”的艰难转型,美国人听了都竖然起敬。中国每年毕业几百万名大学生,有几个人愿意返乡,又有几个人愿意辞掉高薪职业,投入社会创业呢? 

  陈统奎显然是个少数派,他还带两位弟弟一起返乡,中国也就他们三兄弟了吧? 

  做有人情味的买卖 

  2014年3月8日,一群来自海口市区的小伙伴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陈统夸的导览下,走进荔枝园,欣赏蜜蜂飞舞下的荔枝花盛景,仿佛置身于一个“蜜蜂共和国”。 

  从花期到采摘,博学生态村荔枝园都对外界开放,陈统夸都是当仁不让的导览员。这种开放,一方面是花梨之家民宿推广“半农半X的生活”的重要内容,让都市家庭体验农事;另一方面,陈统奎还有一个用意,他希望这些外来人一起监督果农,让他们知道“我在做,人在看”,同时借此建立果农与都市消费者之间的情感与互信。 

  让生产者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是陈统奎在研究台湾和日本有机农业发展历程时发现的一个共同特点,其好处是,有了情感便容易建立互信,而情感和互信是生产者迈向有机农业非常重要的基石,甚至是动力源泉。有了情感,变成了朋友,果农在卖荔枝的时候,他就会拷问自己的良心。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面子就是农民的尊严。反过来,都市消费者因为知道果农转型做有机荔枝的辛苦,他们也乐意花比一般市场价位高的价格来买“火山村荔枝王”,表示他们对果农的信任与肯定。 

  “做有人情味的买卖。”这是陈统奎的价值观。 

  2013年6月,北京望京6里地健康生活馆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生活馆的老熟客来店里买东西,看见这里是“火山村荔枝王”的提货点,他试吃后,强烈要求购买。不过,店主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因为店里的这批货都“名荔有主”了。但这个客人就是要买,店主架不住他的请求,就卖了一份给他。付钱后,他又提出再买3份。这下子,店主坚决摇头了,请他预订下批荔枝,客人最后痛快地订了10份。陈统奎狠狠地表扬了这位店主,称赞她做了一笔很有人情味的买卖。妙就妙在,她没有断然拒绝客人真诚购买的心意,但同时又照顾了其他预订者的利益,最后还做成了大买卖。 

  淘宝店的爽快退货也体现了陈统奎这个价值观。2013年,除了北京和上海有冷链物流快递,其他城市陈统奎选用了顺丰快递试验。在淘宝上预售荔枝时,陈统奎便提醒客人,荔枝不易保鲜快递有风险了,但非北京上海的很多客户还是很想吃“火山村荔枝王”。结果,不少客户收到荔枝时,荔枝真的不新鲜了,问题出在快递公司因为水果季货多跑不动,压货了。陈统奎给弟弟陈统夸下令,这些订单全部退款,同时给客人赔礼道歉。尽管如此,陈统奎在直接跟客人交流的过程中,他还是发现了不少客人的沮丧心情,他们因为吃不到新鲜荔枝王而不开心。 

  “我们太爽快退款也无法让这些客人开心起来,我的心情也很不好受。”陈统奎说。 

  自然,人情味,好生活——这是陈统奎对自己所倡导的“半农半X的生活”的定位。 

  2013年10月,他去日本京都绫部拜访了“半农半X的生活”理念倡导者盐见直纪。盐见先生这样诠释“半农半X的生活”——一定有一种生活,可以不再被时间或金钱逼迫,回归人类本质。一定有一种人生,在做自己的同时,也能够贡献社会。2012年8月从南风窗辞职后,陈统奎在上海财经大学社会企业研究中心任副主任,过上“半农半研究员”的生活。返乡创建博学生态村,卖家乡的荔枝,这就是陈统奎的“半农”。对他来说,卖荔枝不是在商言商式的生意,那是他的“半农半研究员”的生活方式组成部分。 

  做有人情味的买卖,与博学生态村的果农“约法三章”时,陈统奎也是把人情味放在第一位,说直接点,就是要站在果农的立场来思考,用心陪伴他们转型。当陈统奎告诉果农不能用除草剂时,他们马上回应,劳动力就得增加不少。陈统奎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一方面提高荔枝收购价,另一方面等产品销量上去,采购团队有了利润,可以对果农进行人工除草补贴。其实,这个补贴说到底是消费者买单的,所以陈统奎很希望把这份“站在果农的立场”这份人情味传递给消费者,让大家一起来肯定果农的辛劳,投出神圣的“消费选票”,让这些勇敢转型的果农感受到共同购买的力量。 

  表面上看,自然农法或有机产品价格比较贵,因为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后,生产者需要投入更多劳动力,如果没有价格激励,农人是不愿意去种植有机农产品的。农人使用化肥、农药、激素等,都是“利益最大化”这根魔棒在起作用。作为消费者,去质疑,去大骂农人,一点作用都没有。其实,农人是一群弱势群体,在市场潮起潮落中,他们跌宕起伏,没有太多主动权,此外还有自然灾害的风险。因此,才会出现负责任感消费者,大家愿意花高一点的价格去支持有机农业实践。越来越多普通市民有这样的认知,中国食品安全就会有出路,中国有机农业实践就会从边缘走向主流。 

  通过共同购买支持农业变革,让农人有尊严走向市场,有何不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