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基层村官 » 中西部村官月薪仅六七百 如何扎根基层?

中西部村官月薪仅六七百 如何扎根基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1-21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718

  胡跃高说,其实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村官选择这个职业,还是希望走进农村,为农民做点事,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但客观的现实情况让他们只能漂在上层。 

  “要将‘下得去’作为基层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首要考核内容。”胡跃高说,他认为应该建立明确的制度与机制,大学生村官管理职能部门也应该严格考核,规范大学生村官上挂锻炼制度,控制上挂锻炼时间,避免长期上挂现象发生。 

  而除了人为借调导致大学生村官人下不到村里的问题,村官本身心难以沉下去则是另一种“下不去”。 

  在报告里,胡跃高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隐形流失”。“虽然他们人还在村官的岗位上,但却并没有发挥这个岗位该有的作用。”有的村官缺乏工作热情,有的则对工作不负责任,敷衍应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在胡跃高看来,这种现象是对村官资源的浪费。 

  这与大学生村官的思想认识有关。调研显示,以“想为村民做点事”作为最初选择应聘大学生村官动机的比例正逐渐降低,2008年超过50%,2012年仅为1/4左右。而这种思想认识的背后则是对3年以后前途的忧虑。 

  胡跃高认为,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建立大学生村官考核制度是必要的。“如在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中,将大学生村官在岗期间的表现作为一种考核,纳入考虑,加大定向招录比例等。”而这样的做法在部分省市已经开始尝试。

  出岗留村大学生村官需关注 

  工资问题将成2013年调研内容 

  在跟很多大学生村官聊天的时候,胡跃高发现工资也是影响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的重要原因。 

  “大学生服务农村不是靠单纯的政治热情,要给与他们相应的保障。”胡跃高说,在中部某省,有些大学生村官告诉他,他们第一年的工资只有900多块钱,而在有的中西部地区甚至只有六七百块钱,“有时候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 这让有的大学生村官觉得有些清苦,从而也会影响他们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 

  胡跃高也曾去过西部省份调研,因为工资补贴低,经济条件差,很多地方根本招不来省外高校的大学生,往往只有本地生源或者是本地高校的大学生才会选择在当地做大学生村官。 

  “条件越艰苦的地方,工资却更低。”他说,在现实生活中,即使高收入都不一定吸引大学生到西部,这种低收入的条件肯定会让很多原本可以选择去艰苦地方服务的大学生望而却步。“他们的收入至少要比照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并建立工资增长制度。” 

  2013年的调研,胡跃高将工资问题列入了调研框架。他希望通过不同区域大学生村官的真实反映,来透视收入对大学生村官积极性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吸引大学生到艰苦地区去服务。 

  在胡跃高的印象里,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要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除了地方政府的重视水平差异,经济条件的差异是避不开的问题。“所以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经验和方法并不适用于欠发达地区。”他希望通过调研,能够在中西部发现在大学生村官工作方面具有典型经验的示范区域,从而让更多的中西部地区有借鉴的可能,提高全国的大学生工作水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