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万象 » 十句最反感官话套话出炉 你最烦哪句?

十句最反感官话套话出炉 你最烦哪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1-22  来源:现代金报  浏览次数:615

  “官话套话成了自我保护”

  ●杨建华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会会长

  宁波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

  在机关单位,经常有这样的例子。官员因为讲话直率、缺少“圆滑”而仕途一直不顺。老百姓虽夸他务实、肯为民办事,领导却认为他太自我、说话做事没有水平。

  想要升官,得跟圈子里的人步调一致,不偏离队伍。自己的观点,难免有表达上的瑕疵,一旦被人当作把柄,就会成为升迁路上的绊脚石。于是官场建立起特殊的语汇体系,官话套话成了自我保护。

  于是,每个人在开会发言中,都跟着提“重要讲话”、“亲自”、“视察”“落实再落实”等字眼,而缺少了有血有肉的一面。有的领导甚至从不自己写汇报材料,全权交给身边的秘书。而秘书为了“高效”完成任务,就从文件里抄,从过去的发言稿里抄,甚至直接从网上找标准模板来套。

  “讲官话套话形成了怪圈”

  ●陈华兴 浙江省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副主任

  官场上有一类人,他们只动嘴皮子,点到为止,知道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要提;或者专说些内容模棱两可、不得罪人的话;处理问题的时候,都是用“再研究研究”、“我们在调查处理中”等应付;凡碰到根本性问题,不随便发表意见,也不承担相应责任。我们称之为官场上的“聪明人”。

  他们在当今的官场上大行其道,形成了怪圈,讲空话套话成了习以为常的行为思想、生活方式。

  这一切,关键要从政治生态的基础抓起。讲求干实事,少说空话,就事论事。另外在官员的考核机制上也要改革。

  “要开短会、讲短话、抓要害”

  ●冯建波 宁波市委党校副校长

  官话套话,表面上看是“说话技巧”,实际上折射出党政机关里的“假大空”现象。

  在工作性的政府会议上,会上有创新性或启发性的内容值得学习,台下却昏昏欲睡;在企业里,领导反复强调安全生产、内部团结等内容,员工却觉得没意思。

  想要讲出大家爱听的实在话,会前沟通很重要。上下信息不对称,就无法了解目前大家真正关心什么,哪些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只能用空洞乏味的官场话撑场面,说而不作,作而不为。如果做事雷厉风行,大家看到了实际的行动和效果,大家未必听不顺耳,甚至可能希望一遇到难解决的事情,就有这样的声音出现。

  有意义的信息最后变得空洞乏味,成了官话套话,还有一点是表达方式的欠缺。作为发言者,就得先学会开短会、讲短话、抓要害。是什么讲什么,几句话能说明的问题,就不在前面做长长铺垫,戴高帽。

  “建立机制,淘汰‘假大空’”

  ●盛刚 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副教授

  盛刚一直关注本报的报道,他觉得这个报道很务实。

  “假大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会阻碍社会进步。”盛刚说,讲官话套话说到底,还是作风问题,做事不踏实,导致说话也不踏实。不调研,不深入百姓,怎么会了解情况呢?怎么讲得出真话实话呢?事件把握不准,对问题看不明白,最终也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会调研、会学习、会破解问题、有商讨意识的决策人,而不是只会在台上指手画脚、能说会道的领导。 

  现在都在倡导学习型、服务性政府。盛刚说:政府应该建立起更健全的制度。比如是否可以尝试倒逼机制,把讲真话办实事作为干部考核的一条重要标准。通过考核,把一些习惯说官话套话的“假大空”官员淘汰出局,把能干实事会干实事的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政府形象要提升,政府要有作为,必须依托这些有调研能力和能办实事的领导。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