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开化设计推出了4条创意农业观光线路,以龙顶茶园景观、油茶嫁接茶花、苗木彩化和油菜花、向日葵和彩色水稻等农作物作为主题,首期4个农业创意点游人如织。目前第二期9个乡镇21处共计3000多亩的向日葵、荷花正在绽放,以绰约的风姿迎接着八方来客。
长虹乡桃源村台回山是另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今年上半年,仅靠一季油菜花,该村就引来4万多游客,超过去年一年的总和。尝到甜头的村民更加支持生态造景,油菜收割后,又流转整村240亩土地种植向日葵,虽然每亩土地补助从500斤稻谷变为300斤,但短短两天时间,涉及流转的近百家农户都签了字。
这样的创意农业项目,今年开化还将发展39处,预计能让农民人均增收5000元。而在未来,30个3A级景区村和4个风情小镇将百花齐放,各个村庄串点成线、织线成面,不愧为“九曲芹江旋玉带,一围青山衔明珠”。
辟蹊径:民宿经济遍地开花
创意虽好,但到目前为止,大多还只是为了集聚人气。油菜花、荷花、向日葵的观光,不仅没有门票收入,而且完全有可能是赔钱赚吆喝。要让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就必须在餐饮、住宿、购物上下功夫,就必须引进工商资本做文章。由此,民宿经济的发展成为关键节点。
记者随同余学兵来到齐溪镇。齐溪是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发源地,“开化龙顶”茶的诞生地。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就坐落在齐溪。该镇面积很大,人口不足7000人,森林覆盖率高达91.3%。在镇党委书记吴根良看来,齐溪镇不可能搞工业,而发展以民宿经济为主的休闲观光,则不仅可能,而且前途无量。
就是这样一个远离县城、地处浙皖交界的大山沟,这两年利用纤尘不染的生态环境,已经在休闲观光上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目前全镇已有民宿经营户120户、床位1200张,完成标间改造的有500张,去年创造了1300万元的旅游收入。
龙门村为齐溪镇所辖。去年还是猪圈牛棚遍地、臭气熏天难忍,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一年时间旧貌变新颜,发展起19家民宿经营户,这些店家均以“龙门客栈”为名,统一住宿和收费标准,游客只需到村口的接待服务中心登记入住,再由中心分配到各家各户。仅今年上半年,龙村门就已接待游客5000余人。盛夏时节,更是一铺难求。
齐溪镇依山傍水的生态环境、龙门村旦夕之间的巨变,无不打动着余学兵。
“我们刚刚在浙江富阳众筹1560万元,开发了‘龙门’乡村度假酒店;今天在开化又碰上个‘龙门村’,说明我们真是‘鲤鱼跳龙门’啊!”余学兵告诉记者,他想用众筹的方式,发起成立一个基金,统一规划利用齐溪镇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将该镇建成一个全国民宿的样板。
余学兵和吴根良约定,半个月后,“联众”将邀请专家团,前往齐溪镇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
如果说“联众”和齐溪镇的对接,是刚刚步入轨道,那么,音坑乡下淤村则已经收到莫大的成效。去年该村投资300多万元,用于美化村域环境,今年还专门建起了几十亩地的向日葵公园,引得游客纷至沓来。户外的烧烤摊,光租赁费就可为村集体带来20万元的收入。在烧烤园、水上乐园、葵花园等乡村旅游项目支撑下,今年6月份,先后有18家农户发展起民宿,还有两个工商业主前来投资休闲观光。
如今开化的民宿经济迅猛发展,据了解,今年开化计划发展3000张标准民宿床位,3年内新增日均1万人的乡村旅游接待能力。
在生态红利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客商看中开化山水,先后有20余个生态休闲项目签约落地,一批亿元创意有机农业项目正入驻开化。一产围绕旅游做精,二产围绕旅游转型,三产围绕旅游强功能,一个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引领的生态产业体系正初具雏形。
旅游市场一枝独秀。几年前,开化旅游一片空白,去年一夜之间,注册成立了十几家旅行社。新青年旅行社总经理陈国一算了一下,较去年相比,今年上半年其旅行社的接待量翻了两番,而且呈日趋火爆态势。
统计数据显示,开化县去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27.34亿元,全年接待游客449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多人,人均收入增加5000元,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逾2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03亿元。
“开化县目前的转型,不仅仅是产业转型,更应是全面的转型,其中包括人的素质、文化修养、生态环境以及县域治理制度。”鲍秀英坦言,国家东部公园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对此,开化设立了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将实现最终目标,建成自然、人文、休闲、美丽的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