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科技热点 » 如何破解有机种植的两道坎?

如何破解有机种植的两道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10-22  浏览次数:511

有机农业之基:土壤“三化”

在王强眼里,新绛模式最令人看重的是它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改良,相较于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产生的环境危害,新绛模式无疑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

事实上,在新绛的有机栽培技术体系中,高产、优质源于健康的土壤。中国土壤保健促进会副会长吴代彦在论坛上说,中国化肥平均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每年约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每亩农田使用了近两斤农药,且60%~70%残留在土壤中,所有这些对土壤造成的破坏日趋严重,成为造成众多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源头。吴代彦介绍,土壤是一种有生命的物质,新绛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对土壤进行了“三化”治理:一是团粒化,比如增施赛众土壤调理剂就是促成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重要物质;二是有机化,补充有机物,使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在3%~5%;三是生物化,添加有益微生物菌群,创造有利于其繁殖的环境。“把农业投入的三分之一用到土壤保健上,把土管好了,其他一切管理将变得简单。”吴代彦说。

从土壤保健到作物保健,再到人体保健,这就是生产安全、优质和高效的有机农产品的技术链条,也是新绛模式的参与方陕西赛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提出的口号。赛众公司董事长吕周锋说,赛众早在10余年前就率先喊出了土壤保健的口号,先后开发出6项与土壤保健相关的专利技术。从2007年起,赛众与中国农科院、立虎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新绛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新立等机构和专家一起,展开了中国式有机农业栽培技术的探索。

土壤保健技术是新绛模式的重要亮点,全国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李志海在考察完新绛有机种植大棚后,不由地感慨:“我们为了追求产量,盲目拼土地,使得很多耕地失去了供养能力。要食品健康,首先我们要向土地要健康;要农业效益,首先我们应该从土地要效益。”

陕西赛众吕周锋:让有机食品好吃不减产

在传统的理论里,生产有机食品不能使用化肥、农药,但由此带来的产量低和品质差成为克服不了的两大短板。这种模式显然不符合中国国情。赛众公司经过多年探索提出超有机食品的概念,这个“超”字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产量高;一个是品质高。基于此,超有机食品具备普通有机农产品没有的“好吃不减产、好吃不贵”的特征,让安全健康的农产品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一般有机产品在生产前要对土壤进行净化处理,这个过程中产量会递减。而赛众土壤调理剂通过化学、物理和吸附等作用,在生产过程中达到快速净化土壤的目的。赛众有机种植技术套餐由有机肥、土壤调理剂和有益微生物菌组成,在有机食品生产中,可发挥出以下四大作用。

一是赛众产品含有30多种中微量元素,改变土壤养分失调的现状;二是赛众产品能促进农作物次生代谢运行,提高农作物抗逆性和农产品品质;三是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创造健康的土壤生态环境,从而消除土传病害;四是显著提高有机食品产量,通过给根系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减少病虫害发生,加之各种养分的充足和平衡供给,为有机农产品高产创造条件。

专家声音

全国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李志海

土壤保健非常具有长远意义,一个茄子长到一年半还在挂果,一个黄瓜藤条长达8米多,难道这不值得研究吗?不值得推广吗?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章力建

新绛模式来源于基层实践,由土壤保健到作物保健到人体保健,这个理念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这套模式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应和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

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地方科技处处长王强

新绛模式最大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做有机就产量低的认识误区,在全国推广意义很大。目前的问题在于小农生产,没有统一的标准,没办法保障农产品安全,这是有机生产面临的障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