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业电商 » 小信息进村入户 大数据“挖矿”致富

小信息进村入户 大数据“挖矿”致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05-12  浏览次数:295
导读:  电商发展推进双向流通格局  茶叶、土猪肉、竹炭味花生、高山红提、油焖笋在淘宝网中国首个县级特色馆遂昌馆,各类优质农产...

  电商发展推进双向流通格局

  茶叶、土猪肉、竹炭味花生、高山红提、油焖笋……在淘宝网中国首个县级特色馆——遂昌馆,各类优质农产品销售火爆。遂昌是浙江省丽水市一个交通不便的山区县,去年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却超过5亿元。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来此寻找灵感。

  遂昌是农村电商发展的缩影。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2014年,我国在北京、辽宁等10个省份、22个县启动了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程。截至目前,已建成运营近4000个益农信息社,覆盖试点县行政村的60%以上。电子商务、公益服务、便民服务和培训体验服务已进村入户。

  农业电商不仅为贫困、边远地区带来跨越式发展机遇,而且促进形成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格局,对于撬动农村大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意义深远。

  “我现在经常在这里上网买肉松饼、豌豆粉和衣服,价格便宜、质量好,退换货也方便。”在遂昌县坑口村“赶街”服务站,村民朱秀对记者说。

  长期以来,因为农村网购量不大、居住分散,快递物流常常只送到县,从县到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难以解决。如今,通过益农信息社进村、鼓励“赶街”等电商企业服务站下沉到村,各地着力探索可行之路。

  植入便民服务,引入市场机制

  “专家你好,请帮我看看茶树得了什么病?”近日,在遂昌县姚埠村益农信息社,有农户通过免费视频电话向农技专家咨询茶树患病情况。

  在益农信息社,信息进村入户不仅包括电子商务。试点地区在提供农业政策、技术、市场信息的同时,积极引入电信、邮政、供销、金融、保险、水电等服务资源,既创新了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促进企事业单位拓展农村市场,也大大方便农民生活,促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前几天,有个老乡告诉我,他要去镇上充话费,我说我这儿能办;充好后,他说他还要去镇上缴电费,我说我也能办;缴完费后,他说他还要去镇上取钱,我说我这儿都能免费办。就这样,那天他到底‘没去成’镇上。”在遂昌县大田村,益农信息社的代办员谢金婉笑着对记者说。

  农村信息化需要切实投入。试点地区着力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引入企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力。比如京东集团的电子商务在河南、江苏等试点省的益农信息社落地;中国电信全面跟进22个县的试点工作,提供多项免费和优惠政策。

  60万行政村将形成农业大数据

  “信息进村入户,推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行政管理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表示,最终将把全国60万个行政村连成一张大网,形成农业大数据,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和水平,向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精准推送信息。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还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农村仍有5万多个行政村没有通宽带,拥有计算机的农村家庭不足30%,70%以上的农民没有利用互联网;去年农产品电商经营额达超1000亿元,占农产品销售总额的3%左右,比社会消费品网络零售额占比低约7个百分点。

  专家们指出,差距也意味着潜力。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还需要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更多企事业单位参与,以及推进农产品标准化、扶持冷链物流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据了解,今后农业部将加快信息进村入户工作。计划今年新安排试点省份约10个,明年覆盖到所有省份,力争到2020年基本覆盖所有县和行政村。加快12316公益服务热线升级改造,加强与电信、银行、保险、供销、水电气等单位合作,推进电商进村,加强培训体验服务,加强信息监测、风险防控,并且加快研发运行全国统一平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