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效能建设喊了这么多年,但是到了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最后一公里”,还是那么漫长与艰辛,以至于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感而发地说,证明“你妈是你妈”,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并向在场的部长和省长发问,你们离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去试试看,或者说你们的家属、亲人办事看难不难。
总理发话,引发了社会舆论对现实生活中各类奇葩证明的集中吐槽。据中青舆情监测室对办证难、行政不作为等热点新闻词的监测统计,相关舆情信息达到137959条,其中微博116613条、微信10132篇、论坛及博客7172篇、新闻报道4042篇。
在网上互动领域,约有60%网民认为办证难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且办证难体现了政府部门不作为的态度;还有一批网民指出,社会上客观存在政府部门利用办证敛财的现象,建议政府各部门简化办证程序,部门之间做到信息共享等。
各地各类奇葩证明让老百姓有苦难言
知足常乐等一批网友在互联网上诉苦说,中国的特色之一就是老百姓一进“衙门”矮三分,各部门“踢皮球”,办证难现象很普通。
据部分媒体报道,现实中办证难现象比网民反映的还要严重。《新京报》报道说,今年4月,一对1946年结婚的老人因为要办事,街道办事处要求去民政部门办理证明。民政部门无法证明民国时期的婚姻关系具有法律效力,叫他们去公证处。公证处则需要当事人找到结婚证才能公证,随后又建议老人去街道办事处。被当作皮球踢了一圈回来,其家人托熟人“走后门”,半小时搞定。
据报道,安徽淮北闫女士准备进行教师资格证认证,被要求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她来到派出所,派出所让其先到教育局开具需要无犯罪证明的证明,后来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无法出具该证明;甘肃兰州90后青年用家庭地址注册公司,工商部门要求他去社区开“不扰民证明”;黑龙江哈尔滨市民小威应聘银行押运员岗位,公司要求社区开“人格担保证明”;湖北宜昌林师傅不小心把10元掉进煤炉,烧缺一个角,银行要求社区开具非人为故意证明才予以兑换等。
生活中除了这些五花八门的证明外,老百姓还被要求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证明。据地方媒体报道说,安徽太湖县张女士购房就被要求证明“我结婚前是未婚”、合肥刘大爷卖门面房被要求证明“我老婆是我老婆”。
对办证的艰难之旅,河南《大河报》报道了几起典型案例,该省洛阳市谭女士是家中的独生女,30多年前的独生子女证不知被她妈塞到何处。现在,她怀上二胎要办证,不仅要证明父母只生了她一个,而且还要证明父母离婚后各自再婚没有生孩子,直到盖章、签字40多个,耗时2个月,花了800多元交通费、电话费等才办下来。
原籍为河南驻马店的陶先生则更加冤枉。他说,由于公安系统身份证号从15位升到18位,为了证明“我是我”,结婚证办了两次,一个月之中在北京与河南省驻马店市之间跑了7趟。另一个在郑州打工的小伙子为了报名学驾驶,三年辗转跑了六个派出所没有办出一张暂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