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民信箱 » 如何做好冬前及冬季麦田管理

如何做好冬前及冬季麦田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11-11  浏览次数:229
导读:如何做好冬前及冬季麦田管理目前,许多早播麦田的麦苗已经破土而出,生长良好,但是我们切不可盲目乐观,麻痹大意,有句俗语说得...

如何做好冬前及冬季麦田管理

目前,许多早播麦田的麦苗已经破土而出,生长良好,但是我们切不可盲目乐观,麻痹大意,有句俗语说得好,“有收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因此说,要想夺取明年小麦丰收,还要在管理上狠下功夫。

为了做好今年的冬前麦田管理,首先要了解一下在生产上可能会遇到的几个问题:

1、由于阴雨天气偏多,光照不足,气温偏低,有可能导致麦苗生长缓慢,造成分蘖减少,苗情差。使部分麦田板结,土壤透气性差。

2、机械或其它原因造成个别地块存在丛撮苗、疙瘩苗或缺苗、断垄现象。

3、未用包衣种子又未做土壤处理的部分麦田,要防止病虫害发生。

4、对地膜小麦要防止大风揭膜。

5、施肥不足的麦田可能会发生脱肥现象。

根据以上特点,在管理上应以促为主,以中耕补肥、除草、镇压、浇水为重点,做到因地制宜,科学管理,争取壮苗安全越冬。具体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查苗补缺,确保全苗

为确保合理的基本苗,应及早进行查苗补种和疏苗移栽,对缺苗在10厘米以上者都要进行补种或移栽。要做到

疏稠补稀,边移边栽,去弱留壮。移栽时覆土深度以上不压心、下不露白为准,栽后及时浇水,确保成活。一般高产田块亩留苗10-12万株,中产田块14-16万株,晚播麦田20-22万株。

二、及时中耕、镇压、除草、保墒

中耕可以松土透气,增温保墒,我们常说“锄头有火”、“锄头有水”就是这个道理,同时,适时中耕能防除田间杂草。一般中耕应在雨后进行,幼苗期要浅中耕,以防伤根、动苗和埋苗。对群体大、播种早,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应于大雪后进行一次镇压,以控旺保壮,然后再中耕。镇压时,要注意地湿不压,阴雨不压,早晨不压。

三、因地制宜,及早追肥

追施肥料具有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的作用。要抓住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时机,及早追肥。对未施底肥的麦田,每亩可追施小麦专用bb肥20公斤;底肥不足的麦田每亩追10公斤左右,以促苗早发。

四、适时进行冬灌

对水浇地麦田要适时进行冬灌,确保壮苗安全越冬。冬灌要先浇壮苗,后浇旺苗,单根独苗的弱苗可以不浇。冬灌时间以11月下旬、12月上旬为宜。浇后要及时进行中耕,破除板结,松土保墒。

五、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冬前主要以防治地下虫和杂草为主,各地要及时进行田间调查,及时进行防治。对虫害(蝼蛄等)主要使用的药剂有:50%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等,用药量分别是饵料的0.5-1%,先用5-10倍的水稀释药液,然后拌入炒香的谷子、麦麸、豆饼即可。对于杂草可采用中耕防除,也可用药剂防除。用骠马或禾草灵防除野燕麦、看麦娘等杂草,可用2,4-滴丁酯或同百草敌混配剂防除播娘蒿、藜、刺儿菜等杂草。

六、加强地膜小麦和优质小麦的管理

今年全市地膜小麦面积18.8万亩,当前应对盖膜质量进行一次检查。对没有压土带的地膜,每隔2-3米压一土带;对于没盖严的地膜,要及时压实膜边,以防止大风揭膜,真正起到保墒增温作用。还要避免人畜践踏地膜。

同时,要重视优质小麦的管理工作,做到勤检查,精细管理。确保正常生长,夺取优质丰产。

七、加强对晚播麦田的管理

因今年种麦期间,阴雨天气较多,造成少部分麦田晚播,对晚播麦田的管理,在施肥上以氮肥为主,结合浅中耕增温保墒;对墒情不足的要及时灌水,及时中耕,促进苗期生长,争取壮苗越冬。

八、防止畜禽啃青

畜禽啃吃麦苗严重影响麦苗正常生长,使麦苗亩群体大量减少,造成减产,啃吃次数愈多,减产越严重。因此,农民朋友一定要管好畜禽,杜绝啃青,以确保小麦丰收 。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