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经济发展激烈的今天,农村各大电商巨头们正在不遗余力地抢夺着这块肥美的“鲜肉”,企图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打开近6亿人口的广袤农村市场,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希望。
但是曲高而和寡,虽然各大电商巨头纷纷下乡,但是农民买账的不多。原因即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让农民去认知互联网。而且简单让农民上网买东西,让农民花钱,对当地经济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作用,所以政府也并不太热心。为此各大电商公司也是各出奇招,最近在湖北巴东出现了一个互联网化的集市。
赶集是中国农村大多地方都会有的一个购物节日,一般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买卖双方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临时的集市。笔者小时候,经常都盼望一周一次的赶集节,不仅有吃的、穿的,更能跟着大人去集市看到各种各种的玩具。
在湖北巴东的集市和笔者小时候经历过的大致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没有铺满街道的商品,而是整整齐齐的电子货架。由于广大山区农户居住过于分散,网络修建难度特别大,村民不会使用电脑,所以信息赶集无疑成为打开这片市场的最好方式。众所周知,赶集是广大农村人口购买商品、交换信息的传统形式,如今在恩施州巴东县的赶集会上,一个电子屏让山里人触摸到了更大的市场。
在赶集会上每个电子屏旁边有一个导购员,引导群众如何用手机号开通账号,并下单,而且在电子屏的旁边都有实物,让村民感知自己所购买的物品是什么样子,还可以当场试用。在完成付款之后,便可以空着手回家,等待快递送货上门。其次,电子屏除了可以买东西还可以卖东西,也会让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如此一买一卖,轻松实现日用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而且因为这个对当地经济有帮助,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据笔者询问,这样的大屏幕在经过几次赶集以后,等村民们慢慢学会了使用这种电子屏,就会在每个村庄安装一台这样的电子屏,而安装点就会选在村子里的小卖部,这样也解决了和当地原有零售之间的冲突。毕竟农村市场不比城市,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如果处理不好和原有生态的关系,就很难把电商推广下去。
纵观上述的这家农村电商企业探索出的互联网+赶集模式,与阿里巴巴和京东商城最大的不同是把买和卖结合在了一起。而且又能照顾农村原有的零售业态。也许你会说这样的互联网化不彻底,但是难道只有摧毁原有的生态,再另建新生态才算彻底吗?“做电商是找死,不做电商是等死”的路子不能在农村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