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万象 » 师德红线将越绷越紧

师德红线将越绷越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12-08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254
导读:元旦在即,不少家长又在考虑是不是要给老师表示一下了。虽然不好明着送红包,但是逢年过节送礼、平时约吃饭、郊区游还是有的。一...

元旦在即,不少家长又在考虑是不是要给老师“表示”一下了。“虽然不好明着送红包,但是逢年过节送礼、平时约吃饭、郊区游还是有的。”一位北京东城区某小学的家长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她还反映,有老师直接指定孩子去某个校外辅导班,并在辅导班讲一些课堂上不会讲的内容。为了避免孩子吃亏,只好花高价为孩子报名。

12月7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变相收受、索要学生及家长财物、变相有偿家教的行为,涉嫌违规,决不允许。

“收红包、有偿家教等问题前两年比较突出,社会反响强烈。教育部的态度非常坚决,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许涛说,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多个文件,明确中小学教师不可触犯的10种师德禁行行为和高校师德7条红线,提出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和有偿补课等“六个严禁”。

但许涛也承认,这些政策在执行方面还有待完善,例如变相收受财物等问题长期存在,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往往是家长举报后才被媒体曝光,学校和相关部门事先未能及时发现。他认为,解决需要时间。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让老师和学生家长清楚这些红线。另一方面要加大查处力度,增强制度刚性。

此外,许涛还表示,2016年将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并根据试点情况细化相关条件和要求,目标是让教师队伍有很好的“源头活水”,对个别不符合教师要求的老师能够清除出去。

教师定期注册底线十分清晰:工作量必须保证,5年内应该参加的专业素质培训必须参加,最关键的一条是师德上有偏差的老师一票否决,这将极大地约束踩师德红线的行为。据介绍,这项政策2011启动至今,已有22个省份推进试点改革。试行5年来,有近2000名教师没有通过注册,已按要求转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