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鸡饮水有学问
对于水的供应,在夏季人们一般都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冬季,鸡的需水量相对降低,人们往往会忽视鸡的饮水。事实上,鸡冬季同样需要水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生产,鸡群缺水,轻则食欲减退,产蛋量下降,严重时鸡群产蛋停止,鸡体消瘦,最后因衰竭而死亡。冬季饮水需注意以下几点:
水温不能太低鸡饮用过冷的水可使产蛋率下降,饲料消耗增加,水温一般以10℃~20℃为宜。有条件的可在鸡舍中置一大容器放水,使水温升高。
水槽的水量适宜水槽中的水不可太多,以避免鸡体沾水被冻伤。对于平养鸡舍,饮水槽一定要有防止鸡进入槽内的装置。
保证饮水干净鸡的饮水要清洁卫生,水槽要经常清洗。
供给充足的饮水鸡对水的需要量一般为所采食饲料的2倍,但实际需要量常受气温、采食饲料种类的影响,因此要供给充足的饮水,让鸡自由饮水。
鸡舍降氨有方法
撒过磷酸钙在鸡舍内撒过磷酸钙,使其与氨结合生成磷酸铵盐,每周撒1次,每10平方米撒0.5千克。
带鸡喷雾过氧乙酸利用过氧乙酸在空气中分解产生的醋酸来中和(生成醋酸铵)鸡舍中可能含有的大量的氨,方法是将市售的20%过氧乙酸稀释成0.3%,每立方米空间喷雾30毫升,每周1次~2次,在鸡群发病期间可每天早、晚各喷雾1次。
醋酸熏蒸取食醋0.5升、水0.5升盛在沙锅内,在鸡舍内煮沸、蒸发,每次10分钟,每次熏蒸结束后要撤掉加热装置,以免消耗舍内太多的氧气。此法不仅能排除鸡舍内的氨气,同时还能降低其他有毒气体的浓度。
喷洒福尔马林将市售的福尔马林稀释成10%的溶液,每3天~5天在鸡舍内喷雾1次,既能降低环境中的氨浓度,又能对环境起到消毒作用。
大雪过后鸡舍怎么防冻
一场大雪过后,鸡很容易受凉,全身会对冷产生反应,从而使鸡只产蛋量下降,饲料转化率下降,甚至产生呼吸道系统疾病。若舍温过低,还会冻伤鸡冠、肉垂和鸡脚。因此,做好鸡舍防冷保温工作是冬春饲养治理工作的头等大事,鸡舍防冷保热要做好。
假如发现鸡舍顶棚和北墙有结霜现象,应增加保温层的吊顶,可用塑料布或油毡纸增加隔温层,堵严北窗。也可在主风向距鸡舍适当的地区,设挡风屏障以缓解冷风侵袭。鸡舍最合适的产蛋温度为18℃~23℃,最理想的温度为21℃。假如低于13℃,种鸡产蛋量下降;低于12℃,肉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气温低时,可降低风扇的转速,减少空气流通量。
冬季高效饲喂管理措施
预混料选择预混料是饲料的核心,选择一家质量可靠、性价比高的预混料,养殖就成功了一半。选择预混料首先是看厂家的质量保证,规模比较大、集团化的公司相对而言其质量比较可靠,最好选择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厂家。同时选择预混料时注意比较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指标,相对而言,较高的维生素及氨基酸能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及抗病力。同时如果厂家的建议配方中玉米添加量在64%以下、蛋白类原料添加量在24%以上,则说明其配合料蛋白高、能量低,这样的饲料采食量大,产蛋鸡死淘率高、高峰维持时间短、效益差。
玉米、豆粕等的选用秋冬季是玉米的收获季节,这时控制好玉米的水分是关健,同时要注意防止玉米的霉变。玉米霉变造成营养物质损失,养分利用率下降,蛋鸡采食量、产蛋率等都会下降。豆粕的安全水分不超过13%。豆粕的色泽如果发白多数尿素酶过高,易造成鸡拉稀等鸡病症状。如果发红则尿素酶偏低,蛋白质变性,失去其营养价值。在豆粕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时,豆粕的造假现象会比较多,主要是以次充好、掺低蛋白的原料等,有的豆粕检测后蛋白只有30%左右,这样的豆粕使用后蛋鸡产蛋率下降、蛋重变轻、蛋鸡脱毛。
饲喂量的调整同样状态的鸡群,在不同舍温下,能量需要量不同。冬春季节,肉种鸡天天能采食150~170克饲料,使饲料热能提高12.1~12.3兆焦,即能满足低温热能的需要。若遇冷流,气温突降,鸡群本身无法一下子调剂采食量,会产生很大的反应。所以应随时注意气象预告,在冷流来临前1~2天,给每只鸡增加10~20克饲料,持续3~5天,即可使鸡只多得到112.8~142.1兆焦热量,以保持体温柔产蛋程度。气温每降落3摄氏度,应加料5克左右。冷流过往、气温回升后,再恢复到本来饲料量。同时要特别注意各种氨基酸的质量和数目。在饲料中增加能量的饲料比例,适当下降蛋白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