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科技热点 » 滴灌施肥流失少 生物杀虫安全多

滴灌施肥流失少 生物杀虫安全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12-16  浏览次数:227
导读: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拥有近10万亩农田,农业种植区紧邻巢湖,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巢湖水质,破坏乡村环境,也制约了农村的发展。近年...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拥有近10万亩农田,农业种植区紧邻巢湖,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巢湖水质,破坏乡村环境,也制约了农村的发展。近年来,该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滴灌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从源头入手,堵住农业面源污染。

滴灌施肥让作物“吃饱吃好”

在包河区鲜来鲜得葡萄园里,一根拇指粗的黑管悬在半空中,管子上每隔33公分有个小滴头,水珠从滴头里缓缓落下,喂养着下面的葡萄秧。老板贺明伍告诉记者,农业面源污染,过度使用的农药化肥是其一大来源。变大水漫灌为滴灌,可节约水肥达60%以上。

谈起滴灌技术的节水作用,贺明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大水漫灌时,一亩地至少要下100斤肥,每斤按2.5元算,一亩地光肥料钱就要250元,其中60%的肥料都随水流失了,葡萄吃不了,但也吃不饱;现在换成了水溶肥料,虽然每斤价格涨到10元,但一亩地只要用6斤就够了,我家有150亩葡萄园,总的算下来,光这一项就给我节省了近3万元。”

肥料账本薄了,生态账本却更加可观。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环湖办主任高斌友告诉记者,随着农业面源污染的逐步减少,环巢湖主要河道的水质也正趋于好转。

生物杀虫保菜篮子安全

“现在正是西兰花的采收旺季,我们每天都要往周谷堆批发市场运送四五车西兰花。”记者见到大圩田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青时,他正带着工人在地里忙着采割。“我们的菜都是没打过农药的,拉到市场里,行家人一看就知道是好货,一会儿就抢没了。”

不用农药怎么防虫?秘密藏在昆虫诱捕器里。李青告诉记者,昆虫诱捕器相比于之前的有机农药,减少了污染,降低了防治成本,每个生长季减少农药使用量30%以上,每亩节省农药成本50元以上。

据了解,包河区自2007年开始推广昆虫诱捕器,截至去年,该技术已覆盖全区3500亩蔬菜种植区。

产业转型缓解农业生态压力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关键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包河区委常委、副区长谢军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土地流转,先后打造出省级滨湖现代农业示范区、牛头葡萄基地、滨湖蓝莓基地等20多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派河是巢湖的一条主要入湖河流,在距离巢湖1公里的入湖口,有一个1.5万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安徽徽王蓝莓种植基地。走进徽王蓝莓种植基地,总经理樊胜华告诉记者:“我们种蓝莓用的都是有机肥,不用农药,为此公司专门建了一个有机肥厂,将周边农户的油菜秸秆、小麦秸秆以及蓝莓枝条落叶等制成生物有机肥,既节约成本,又解决了农村秸秆焚烧问题。为了不让农田里的污水流入巢湖,我们还建了生态沟渠,在河沟两侧铺设空心砖、种植芹菜等净化水质。”樊胜华介绍,目前,350亩的蓝莓种植基地,已全部铺设滴灌系统,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