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万象 » 暑期,大学生把课堂搬到田野里

暑期,大学生把课堂搬到田野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6-08-20  浏览次数:152
导读:交换生“留学”到乡村暑假,不少大学生参加各种“交换生计划”,争先到欧美高校“留学”,然而,来自江苏大学管理学院的在校研究...

交换生“留学”到乡村

暑假,不少大学生参加各种“交换生计划”,争先到欧美高校“留学”,然而,来自江苏大学管理学院的在校研究生首次踏上了“农村交换生”项目,项目源自该学院的“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实践团,该团队组织了广西、湖南、江苏等共7省9名大学生展开活动,其中湖南与江苏的“农村交换生”项目于7月22日至8月10日展开,20天时间里,他们分别交换到苏南和湘中农村“留学”,探寻美丽乡村的建设经验。

奔富村长见识

来自湖南祁东的陈聪是这次“农村交换生”项目的首倡者,也是第一批“交换生”。她“留学”的地方是南京市高淳区的农村。

刚到第二天,陈聪就开始行动,十几天功夫绕着村子转了十几圈,陈聪说:“公共地治理向来是农村治理的难题,但在这里却不用担心,村里的祠堂改造、修路、水利设施、老年活动中心等,都是村民通过举办庙会、舞龙、唱戏等方式筹集经费,村民喜欢讨个彩头,更想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当地,陈聪最关心的还是“美丽乡村·卫生整治行动”,据陈聪介绍,以前高淳农村的水沟臭气熏天,河里到处是垃圾,但是这几年镇上针对性地开展了饮用水安全、水产养殖、水环境治理等专项宣传行动,镇里出钱雇佣本村人员早晚各收一次垃圾,村民在家门口准备一个垃圾桶,垃圾送到镇上回收站集中处理。当地村干部祖小民告诉她,村民的卫生意识是水源,政府的整治行动是管道,乡村卫生治理须村民和政府双管齐下,方可持续。

除了乡村卫生综合治理,当地村民的精神状态更是给陈聪留下了深刻印象,陈聪说:“高淳村民的生活很饱满,无论是老幼妇孺还是青壮年,大家都有本职工作,整个村子很有干劲,没有村民无所事事的现象,自然社会治安、村民生活也更和谐了。”

陈聪在这里生活的几天中,对村里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在她看来,当地村民积极的生活面貌主要得益于当地人懂得因地制宜。前几年,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所以村里基本只能看到老幼妇孺,但是这几年,在乡镇统筹规划下,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开展生态水产养殖,这样一来,青壮年大多留在家中经营自己的一份事业。同时,水产养殖带动了水产育苗、草种培养、水产饲料等众多周边产业,当地村民在水产养殖业的带动下,腰包渐渐鼓了起来,日子有了盼头,自然都洋溢着笑脸。

进大山当“支书”

作为交换的对象李军强,则来到了湖南省祁东县延塘村的陈聪家。陈聪的姑父肖瑞民是村支书,当陈聪姑父将此次活动跟村民介绍以后,乡亲们都争先恐后地要来村委会看看这个来自苏南的研究生小伙,听他讲讲苏南的乡村生活。李军强在肖书记的邀请下,给村民聊了足足一个下午,过了一把“村支书”的瘾。

在延塘村的几天里,李军强走到哪里都成为焦点,在布满垃圾的河道边,在泥泞不堪的小道旁,在老人成堆的树荫下,在无人问津的田间地头,李军强都会把当地的情况和自己的家乡作比较,详细地告诉村民苏南农村的治理经验。

李军强说:“村民们见到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苏南农村真的和新闻联播上播的一样好吗?”李军强心里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自己家乡被乡亲们羡慕,担心的是湘中农村的治理,道阻且长。住在陈聪家的这几天,李军强看到了矿山开采后留下的残垣断壁,看到了农村老幼的无助眼神,看到了公共卫生无人问津,看到了脏乱颠簸的公共交通等等。这里的大山曾蕴藏丰富的铁矿,而如今只留下残破的荒山和村民的职业病,矿主走了,村民的生活只是原地打了个转,继续过着艰涩的生活。在李军强眼中,这里曾经是发展的最前线,但是现在,却到处是发展留下的伤痕。

如今,“苏北计划”、“大学生村官”、“硕师计划”等一系列大学生下乡活动正在高校中如火如荼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更需要“送智下乡”,国家在提倡精准扶贫的同时,大学生下乡,尤其是更高学历的大学生带着自己家乡的建设经验“精准下乡”更是眼下高校教育的有效探索。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周存君老师告诉笔者:“美丽乡村交换生计划是我校学生积极探索乡村建设的有益尝试,我们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知识,自己家乡的建设经验带到广大的中西部农村,让更多乡村能够享受到农村深化改革的成果。”

“准村官”田间地头修学分

调研当地生态林发展情况、学习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调查当地农民增收状况、科技助力当地中药材种植加工……这几天,浙江农林大学森林保护141班的学生曹红燕,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九合乡后业岭村跟着党支部书记张阳仁在田间地头忙活着,她要用一周左右的时间跟着农民学习田间劳动、了解村务管理,培养自己对“三农”的情感。

曹红燕是我国首个大学生村官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的学员。从2015年开始,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与金华市开展合作,利用暑假选派村官学院的学生前往金华开展赴村实践活动。今年7月11日到17日,该村官学院又选派了曹红燕等73名学员,全部“进驻”到浙江省金华市的兰溪、武义、浦江、东阳等11个县(市、区),开展以“探寻乡村人文美,寻访乡村环境美,探寻乡村致富美,寻访乡村制度美”为主题的驻村实习。

和一般大学生利用暑假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不同,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的驻村实习是他们课程的一部分。跟着农民学插秧、帮助村民设计庭院、指导农户培育果苗、与村干部一起宣传垃圾分类、协助群众规划乡村旅游项目……他们通过与农民们同劳动、参与村务管理,不仅深入调研农村情况、学习务农技术,而且要在完成实践任务的基础上提交实践报告,最终可以获得两个学分。

经过一段时间的驻村实习,曹红燕觉得到农村经济条件虽然比不上城市里,但是农村山清水秀、空气比较好,村民也都很朴实、关系融洽。曹红燕说:“我们实习的后业岭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而且村民都非常支持村干部的工作,党支部书记张阳仁也得民心,受群众爱戴。我的实践体会就是,大学生村官首要职责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的多,才能学的多,村中事物繁多,不懂的地方要虚心向老干部请教,要积极融入村中环境,与村民建立良好关系。积极为民办实事的村官,才能得到村民的拥护。”

村官学院的学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142班的沈雨婷和其他5名同学,驻村实习的地点是金华开发区洋埠镇青阳洪村。他们驻村的第一项任务是学习种水稻,虽然此前大家都没种过水稻,但是大家都觉得种水稻是了解农村的基础,通过插秧体验,更好地感受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对农民生活、农村劳动有了直观的了解。

正在插秧的严超琪说,自己虽然来自农村,但这也是自己第一次插秧:“拔秧苗看似简单的事也要有技巧,只有握住它的下端向地面倾斜才能连根拔起。拔完秧苗,我们就开始插秧,踉跄地走在田中开始插秧,即使淤泥溅到了我们的身上,大家依然乐在其中。拔秧插秧拉近了自己和农民之间的距离。”

据介绍,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成立于2014年,依托校内外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管理资源,为志愿服务农村、扎根基层的学生提供专业化辅导和规范化培训,以提升学生基层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目的。村官学院的所有学员,都是在原有的专业教育基础上,学有余力、能兼顾本专业课程学习的前提下自愿报名参加的,他们利用周末等空余实践进行学习和实践。所有学员累积完成22个规定学分并考核合格,可获得村官学院的结业证书。在规定学分中,综合应用模块的2学分需要学员深入农村开展驻村实习,考核合格后获得相应学分,经认定后可与原专业相应学分进行互认。

通过深入农村实习实践,不少村官学院的学生对农村有了新的认识,也坚定了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信心。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的陈智,在金华市浦江县浦南街道石埠头村驻村实习,这几天跟着支部书记黄惟善调研当地古村落、总结垃圾分类好做法、到果园帮助农民采摘,每天都过得十分充实。陈智觉得,驻村实习让自己更深层次了解了农村,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有真正到了农村,才切实感受到现在农村的实际,增强对农村、农民的感情。

“如果想在大学毕业以后,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村官,或者做一个优秀的农村基层管理人,都需要有丰富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所以我们利用暑假时间深入农村一线,与农民一起劳动一起生活,是了解农村最有效的实习方式。”通过一段时间的驻村实习,陈智觉得自己不仅学会了很多劳动技能,最关键的是通过与普通农民一起劳动,培养了对农民的感情,增强了农村工作知识和农村工作能力,树立了“知农、学农、爱农、志农”的理想信念,丰富了农村工作知识和实践体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2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