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海南省海口市的冬天依旧湿冷,但来此租地种菜8年的黎锦强和家人终于能过个暖和的春节。
大年三十,记者来到位于海口城郊的苍东坡常年蔬菜种植基地,来自广西南宁的黎锦强笑着说:“去年在刘赐贵省长的关怀下,外地菜农告别了用木板和油毡布搭建的窝棚,不花一分钱,就住进了干净舒适的板房。”
去年春节海南菜价奇高,刘赐贵在海口调研时称,外地菜农是解决海南“菜篮子”工作问题的重要服务队伍,各级政府要把外地菜农当成自己的百姓,帮助其改善居住、生活条件,为他们的下一代营造好的成长氛围,让外地菜农能够安心从事蔬菜生产。
海口市农业局副局长梁其海介绍,海口市政府专门拿出942万元,为苍东坡172户外地菜农每家购置了两间活动板房用于住宿,并配套建设了厨房和卫生间。
除了改善外地菜农生活住宿条件外,海口市政府还出资330万元兴修水利、改造水电设施,并定期派植保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生产。现在黎锦强一家在地里就能用上干净的自来水,不用再喝未经消毒处理的井水了,也不用担心台风天再被转移。
“刘省长特别关心我们,前段时间还专门过来,了解生产生活情况。”黎锦强话语间充满了自豪感,他告诉记者,单苍东坡700多亩菜地一年就可为海口市民提供近1000万斤叶菜。
“种菜虽然辛苦,但图个自由,方便照顾小孩上学。”黎锦强和爱人租了两亩半地种叶菜,以小白菜为例,每年可种7茬,每亩每茬产量3000斤,除去3500元的地租成本,按每斤1.5元计算,一亩地一年能挣两万多元。每年还能从农业局拿到半年的夏秋露天蔬菜种植补贴1200元。
“看着菜农似乎挣得不少,但那都是辛苦钱。”黎锦强说自己和爱人每天都要干15小时以上,虽然也有种植企业每月出3000元让自己过去做技术主管,但总觉得到企业打工不稳定,也没时间照顾小孩。
虽然海口市“菜篮子”集团在菜地周边配套建设了采购点,但收购总量有限。黎锦强希望政府能够尽快解决外地菜农卖菜难问题,在市区提供一块固定的交易场地。
来海南种菜8年多,黎锦强几乎没有回家过过年:“说实话,谁不想回家过年,但春节菜价高,能多挣点钱。以前住在窝棚里过年,心里那个凉,现在住得好了,即使不回家过年,心里也是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