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万象 » 江西德兴设“垃圾兑换银行”引导村民垃圾分类

江西德兴设“垃圾兑换银行”引导村民垃圾分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7-03-20  浏览次数:203
导读:“以前村里虽有6名保洁员,但卫生状况还是得不到大的改观。里弄小巷、河道内遍布五颜六色的塑料袋,今天捡完了,第二天塑料袋又到...

“以前村里虽有6名保洁员,但卫生状况还是得不到大的改观。里弄小巷、河道内遍布五颜六色的塑料袋,今天捡完了,第二天塑料袋又到处都是……”江西德兴市龙头山乡乡长张春莲告诉记者,“有了‘垃圾兑换银行’后,只需坐等村民自己分好类拎着垃圾上门。村庄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去年以来,江西德兴市在全市乡镇统一试点“垃圾兑换银行”项目,实行“村民收集分类、物资定点兑换、保洁资金补贴差价”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受到了百姓欢迎。

“垃圾兑换银行”在龙头山乡暖水村刚成立时,66岁的王秀英并不相信。随后的几天,她从自家和路边收集了160个废旧塑料袋,试探性地拎到“银行”。“垃圾兑换银行”行长董维维当即给她清点了数量,她选择兑换了两块肥皂。“真没想到,垃圾也成了值钱的宝贝。以后一定不会再乱扔了,还要把别人随手乱扔的垃圾收集起来!”

像王秀英这样想法的人在村里不在少数。目前,暖水村已有700多名村民参与这项工作,日均40余人次,兑换垃圾70多公斤。“如今,巷子干干净净,河道里的塑料袋也都捞干净了。”董维维说。

记者走进这间特殊的“银行”,只见门口整齐摆放着4个绿色分类垃圾箱,可兑换的以塑料袋、矿泉水瓶、电池、烟蒂等生活垃圾为主。“银行”设有垃圾回收登记区和生活用品兑换区,墙上醒目位置挂有“‘零存整取’制度”、“‘累计积分’制度”等标示图。在生活用品兑换区内,既有肥皂、纸巾、黄酒等生活用品,也有铅笔、笔记本等学习用品。

目前,德兴市正常运行的此类“银行”达97家,覆盖全市村(居)。这种特殊的“垃圾兑换银行”变末端清扫为源头减量,变政府高投入为小补贴,提高了人们的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

德兴市委农工部部长童泉峰说,每处“银行”每月仅需千元运转费用,就能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有益补充,减少了不少财政开支。“之前一个村的垃圾处理每年投入要超过十万元,仍无法根治‘脏乱差’,如今各村年均仅需补贴2万元左右。”

德兴市市长郭峰说,为让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德兴市还将这一做法向全市乡镇学校进一步推广,全市有18所中心小学设有“环保小站”,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为确保农村“垃圾兑换银行”项目的可持续运行,德兴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全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经费的组成部分,由市财政保障。

童泉峰说,目前收上来的垃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处理,可回收的统一卖到废品收购站以补贴“银行”运转,不可回收的焚烧或填埋。今后将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向发展,建立城乡一体的垃圾处理系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