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在新干县金川镇魏家村魏仕连的家庭农场里却是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工人们正在工厂化育秧流水线上不停地上秧盘、倒有机土,搬运秧盘进棚。作为全省种粮大户,这些年来,魏仕连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道路上走得坚实而沉着。
1999年,魏仕连从部队复员后又回到农村当起了农民,看到每天和妻子起早贪黑地干仍收益甚微。2005年,他一咬牙与妻子承包下村里130亩土地开始了水稻规模化种植之路。为了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他在农村信用社用4万元小额农贷资金购置了两台旋耕机和其他设备。受传统小农意识的影响,魏仕连满足于眼前的小打小闹,沿袭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模式。 2010年至2014年,他先后购进多台手扶式插秧机,并让前来观摩的农户现场试用,面授技艺。几年下来,他所在的魏家村及其周边村庄机插率达到80%以上。从2006年到2011年,他的水稻种植面积徘徊在300亩左右。转变发生在2012年,当年,国家出台了种粮大户补贴及扶持适度规模经营等惠农政策,这如同一剂强心针,魏仕连看到了种粮的新希望,于是,他摩拳擦掌撸起袖子干,在邮政储蓄银行五万元三户联保贷款资金和农村信用社贷款资金支持下,大胆购置了两部大型拖拉机,将种植面积扩大到600亩。为解决收割时节阴雨天导致稻谷发霉变质且增产不增收问题,他率先购买了6台粮食烘干机,每年烘干稻谷100吨,烘干产能在5000吨以上,解决了自身及周边群众粮食晾晒难题。同时,他又加入洋峰农机合作社,将机耕、机收剥离出去交给合作社,为自己粮食生产走上更专业化道路创造条件。2013年,魏仕连作为全省种粮大户代表,应邀到南昌县凤凰沟参加培训学习,谈起这次培训体会,他深有感触地说道:“我这时真正意识到不能再以小农意识来种田,要想在农业上有所作为,一定要改变思维,只有靠科技,而科技的代表首先要靠机械!”这年,他又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900亩。2014年,他取得邮政储蓄银行财富信贷通29万元贷款,并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400亩,当年,他荣获“全省种粮大户”称号。2015年,魏仕连获得农商银行财园信贷通30万元贷款和个人信用担保50万元,当年,他的仕连农场获得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16年,他在农村信用社土地经营权抵押30万元和文明户贷款30万元的资金支持下,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185亩,生产稻谷3278吨,当年再度评为“江西省种粮大户”称号。为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水平,他在全面使用机械喷雾器的基础上,开始购买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在节约人工费用与农药成本同时,积极减少用药次数与农药用药量。今年,他又得到了农村信用社100万元财园信贷通贷款,购置了两台高速插秧机。“农业一定要以工业的思维去发展,没有科学的生产力,根本走不远,下一步,我将投入设备,走自产自耕自销之路,通过工厂化育秧,实现全面机插,避免因直播而出现水稻品种生杂现象,全面提升米质要求,实现增产增收目标。加上现在国家惠农政策更加明朗,农业部门大力支持,我投入农业也更有信心了。”谈起今年打算,魏仕连精神满满。
如今,魏仕连水稻种植率先在新干实行了全程机械化,实现了“六机一体化”(机播、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机烘),优质良种覆盖率达10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良好的声誉带来广泛的合作共赢,自2008年以来,他连续与新干县金佳谷物签下种粮订单,稻谷全部直接销售给金佳谷物粮油集团。面对未来农业借给侧改革的大好前景,魏仕连正在尝试粮食可溯源体系建设,专门聘请人员记录作业流水帐,并正与阿里巴巴运营商洽谈,准备通过互联网实时发布播种、施肥、打药等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信息,为打造自己的粮食加工品牌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