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民信箱 » 2017年东北地区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2017年东北地区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7-07-22  浏览次数:166
导读: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东北部分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导致水稻生育进程推迟、分蘖减少、抗病抗逆能力下降。特别是7月入伏以来...

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东北部分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导致水稻生育进程推迟、分蘖减少、抗病抗逆能力下降。特别是7月入伏以来,伴随多次强降雨过程,高温高湿天气易导致稻瘟病、纹枯病加重发生。目前,东北地区水稻即将进入孕穗和抽穗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针对当前水稻长势和气候特点,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2017年东北地区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是合理施用粒肥。因时因地因苗施用粒肥,防止水稻贪青晚熟和穗颈瘟的发生。当抽穗后剑叶叶色明显褪淡时,应及时适量施用粒肥,确保上三叶的叶色正常,以延长叶片功能期。一般每亩施用尿素2-3公斤或硫酸铵5公斤;对于叶色落黄严重的田块,要适当多施;对于轻度落黄的田块,可少施或不施。

二是加强水分管理。水稻孕穗期是水分敏感期,稻田一般要保持6-8厘米水层,此时缺水会影响幼穗分化,导致穗粒数减少。如遇到17℃以下低温,田间水层应保持在15-20厘米,以预防障碍型冷害的发生,待低温过后,立即恢复3-5厘米浅水层。采用井水灌溉的稻田,水温要先提高至17℃以上再灌入。抽穗开花期需保持稻田浅水层,灌浆结实期要以间歇灌溉为主,即灌一次浅水,待自然渗干至脚窝有水,再灌下一次浅水。此外,水稻抽穗后30天内不可断水,避免发生植株早衰和籽粒不饱满。

三是强化病虫防治。加强监测预警,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等病虫危害。今年东北地区水稻插秧后温度偏低、分蘖发生晚、植株生长迟缓,农民普遍通过增加氮肥施用量促进水稻群体生长,极易导致贪青晚熟和稻瘟病的发生。在水稻破口期和抽穗末期,要适时适量用药和科学水肥管理,防治穗颈瘟和纹枯病。

四是防低温促早熟。水稻生育期推迟地区要以防低温、促早熟为重点,加快生育进程,促进安全成熟。东北北部和东部寒地稻作区障碍型冷害多发,应及早做好各项物资和技术准备,可通过调节水肥使生长敏感期避开低温,降低稻谷空壳率。在齐穗期至灌浆期进行根外施肥,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或其他促早熟剂,加快籽粒灌浆速度,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一旦发生早霜,迅速开展人工熏烟防霜,减轻早霜危害,并适当延长稻谷后熟时间,提高产量和品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2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