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科技热点 » 福建平潭这项“沉箱”养殖技术获国家两项专利

福建平潭这项“沉箱”养殖技术获国家两项专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7-08-01  浏览次数:242
导读:平潭四面环海,海域大、水质优,淡菜、紫菜、鲍鱼等养殖业发达,但养殖石斑鱼却不常见。在距离平潭海渔广场海岸 2 海里的地方,面...

平潭四面环海,海域大、水质优,淡菜、紫菜、鲍鱼等养殖业发达,但养殖石斑鱼却不常见。在距离平潭海渔广场海岸 2 海里的地方,面积 500 多公顷的海面上漂着星星点点的白色浮标,而海底下“暗藏玄机”,沉着近60个“大铁匣子”。这一种新型养殖沉箱,在去年年底曾获得国家两项专利,以养殖石斑鱼为主。这些精心设计的“大铁匣子”不但能躲避台风袭击,还能避免赤潮的侵害,经过三年的培育养殖,现年产值已达1000多万元。

上午八点,长宽各6米、高3米的立方体“大铁匣子”被渔船打捞吊挂着,“大铁匣子”上除了附着一些海洋浮游生物,还有上万个小孔整齐排列着。不一会儿,便见渔民在箱中清洗杂质、投放鱼苗。

这个“大铁匣子”是平潭海坛湾石斑鱼养殖有限公司的一种养殖沉箱,在去年年底,这种沉箱(整体设计与投饵口设计)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养殖石斑鱼为主。

平潭海坛湾石斑鱼养殖有限公司的技术代表高翔,很早之前就有养殖石斑鱼的想法。“石斑鱼的营养、经济价值高,且市场潜力大。”经过多年在大连、青岛、三亚等全国多个地区考察后,他发现石斑鱼的特性很适合在平潭养殖。

2011 年左右,高翔与家人商量,投入了 2 万多只鱼苗。设计、投食、育苗,经过一年多的付出,眼看要收回成本,但突如其来的台风让一切都泡汤了。

“石斑鱼养殖周期是 3 年到 5 年,传统的圆形沉箱被台风刮着滚,小鱼全跑了,投入 200 多万的本钱都打水漂。”高翔叹气,“当时眼花心凉,眼泪都快掉下来。”

吸取这次教训后,高翔决定设计“不会跑的沉箱”。经过半年多的研究整改,新型的养殖沉箱便诞生了。

据高翔介绍,每个沉箱约 10 吨重,立方体斜角多,冲击力小,波浪强度随水深增加呈迅速衰减的规律能躲避台风袭击,解决了难题。

“别看它简单笨重,实际上别有讲究呢。”高翔说,铁箱由铁板镀锌冲孔拼装而成,海上杂物难以附着上面,且结实耐用、防腐性强,一个铁箱寿命可达 10 年以上。石斑鱼喜静,多栖息在沿岸岛屿附近的岩礁、砂砾、珊瑚礁底质的海区,而沉箱一年打捞一次清洗,相当于“人工珊瑚礁”,符合石斑鱼的习性,也大大减少人力投用。

养殖沉箱上面的小孔与投饵口也别有“名堂”。石斑鱼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小孔的直径在 2 公分至 3 公分之间,除了可防止鱼苗游出去,还能“引”海里的小鱼虾进去,成为天然的饵料,减少投食成本。

而投饵口上有网衣制成的饵料袋,饲料投放利用高,管理方便,也使石斑鱼的营养得到充分的补充,这样养殖出来的石斑鱼不论外形、肉质都非常贴近野生鱼。

“不仅如此,沉箱投放于海面距海底 10 至 20 米处,打破石斑鱼传统的湾内养殖。”高翔说,湾外养殖不仅节省湾内空间,水域流动性大,鱼苗存活率高,而且还能避免赤潮的侵害。

经过三年的培育养殖,该项目年产量约 5 万多条,年产值 1000 多万元。今年 4 月份,受中国农业部邀请,高翔前往菲律宾马尼拉参加“第二次中菲渔业联委会”,还为菲律宾养殖户提供养殖石斑鱼的技术培训。

“接下来,我们还将扩大养殖面积,并研究 20m×20m 自动升降养殖沉箱,根据潜水艇下潜上升的原理,让新型沉箱更加智能化、简便化。”高翔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