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人物 » 第一书记和他的椪柑生意经

第一书记和他的椪柑生意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7-12-04  浏览次数:442
导读:秋末冬初,贵州省锦屏县敦寨镇龙池村的水泥路上比往年热闹了不少,往外运椪柑的大小车辆络绎不绝。龙池村是传统的水果产业大村,椪柑...

秋末冬初,贵州省锦屏县敦寨镇龙池村的水泥路上比往年热闹了不少,往外运椪柑的大小车辆络绎不绝。

龙池村是传统的水果产业大村,椪柑、脐橙、金秋梨等水果种植面积有4600余亩,80%以上的村民掌握水果种植技术。但前些年,村民的日子并不富裕,宁愿外出务工,也不愿在家种水果。

“以前,价格上不去,种多少亏多少。”龙池村村支书龙立华告诉记者,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信息闭塞,果农们没有多少销售门路,除了少部分就地零卖,大部分是坐等外地客商来收购,价格被压得很低。

“往年1斤最多只能卖到8毛,多数是5毛左右,一年到头赚不到几个钱。”龙池村的贫困户龙留生说,去年突然涨到了每斤1块1,今年价格更好,1斤能卖到1块4。

2年多时间,收购价增加了近2倍,还不愁卖。村民们说,这得益于村里来了位“杨书记”。

村民说的“杨书记”,就是2015年9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派驻到龙池村的第一书记杨端明。

“村里有基地、有产业、有技术,为啥就富不起来?”这是杨端明驻村后想弄清的第一个问题。

走村入户深入调研后,他意识到:水果“销路”决定着帮扶“出路”,必须尽快打破外来果商恶意压价的垄断格局,建立能让果农获益的“新秩序”。

建立“新秩序”的第一步,就是找到自己的销售渠道。杨端明和村干部很快达成共识:利用他“从北京来的”优势,让村里的水果走出县门,进入北京市场。

2015年12月23日,一辆满载椪柑的货车从龙池村委会出发,直运北京,杨端明被委以“押车员”和“销售员”重任。

30多吨椪柑很快就销售一空,除去成本,净收5万元。心里有了底,杨端明随后引进龙头企业,陆续打开了上海、南京等地的市场。

“村里的椪柑品质好,城里人喜欢,不怕卖不出去。”为增加柑农收入,杨端明在2016年开始了第二步计划:注册商标,打造品牌,提高收购价。

2016年,杨端明尝试将村里椪柑的收购价提到1块1。超过1块钱,算得上10多年来的“天价”了。柑农们想不到,以前压价的果商也没想到。

柑农纷纷把自家最好的椪柑卖给杨端明引进的龙头公司,而以前赚得“盆满钵满”外地果商大多“悻悻而归”。

这下,杨端明把不少外地果商“得罪”了,有的还扬言说要写举报信告他“扰乱市场秩序”。

举报最后不了了之,因为事实摆在那儿:市场的欢迎度,证明龙池村的椪柑值这个价;柑农们的笑脸,也证明他们喜欢现在的“新秩序”。

如今,为了收购到品质上乘的椪柑,外地来的果商也要“随行就市”。

为把产业做强,杨端明组织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把村里98户贫困户全部入股到合作社。他还利用总行的帮扶资金修建了1000平方米的环保水果冷库,为龙池村乃至整个敦寨镇的果蔬保鲜、储藏运输提供了保障。

“有杨书记在,没啥好担心的,大胆种。”龙留生承包的10亩椪柑,今年能收3万多斤。他说,如果有地,还想继续扩大规模。

2016年,龙池村的水果销售额达到16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也达到了50多万元,曾经“不愿种”的果林已成为村民们的“聚宝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2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