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万象 » 18亿亩耕地可保14亿人口粮?

18亿亩耕地可保14亿人口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5-17  来源:中国科学报  浏览次数:410
导读:在宁夏永宁县望远镇,一块耕地被当地制药厂堆放的药渣污染后变为废田。近年来,我国部分耕地质量降低,在农业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的...

在宁夏永宁县望远镇,一块耕地被当地制药厂堆放的药渣污染后变为废田。近年来,我国部分耕地质量降低,在农业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粮食单产持续提高难度加大。

最近,由国土资源部部署的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实施方案——《2012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报告》已进入冲刺阶段。其中,最让人翘首以待的是耕地面积变更的实际情况。

18亿亩,是我国在2006年划定的耕地面积红线,也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2007年,这个数据为18.26亿亩,2008年为18.257亿亩,2011年为18.2476亿亩,而2009年、2010年的数据至今未公布。面对耕地面积逐年下降的趋势,官方的表述为“全国耕地面积连续第3年保持在18.24亿亩以上”。

尽管从数据上看这些年我国勉强守住了这条耕地红线,但由耕地质量下降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仍然让人揪心。采访中,农业专家们认为,解决粮食问题,不仅仅在于坚守耕地红线,更在于保卫耕地的生命。

“空心村”掏空了村也掏空了地

5月中旬,山东临沂莒南县坊前镇村民郭兴华为自己种植的小麦又施了一次肥。连续好几天的高强度劳动,让已近70岁的老郭有些吃不消。“明年打算不种地了。”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这些年,老郭家的小麦亩产都超过800斤,收成好但收入一直不高。看着自己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这片土地,他总觉得有些气馁。对于中国农业而言,“土地由谁来种”这样的大问题也在困扰着他。

老郭说,他和老伴儿年纪越来越大,干农活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了。儿子上大学后一直在外地,将来回家种地的希望非常渺茫。不仅是自己的儿子,老郭早就发现,年轻人都不种地了,村子里就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要么去城里打工、上学,要么做生意。”

这样的村子,在中国共有330万个。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彦随把这样的村子称为“空心村”。刘彦随团队去年发布的《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每年约有1300万人从农村转移出去,农村宅基地则由于缺乏退出机制而被长期废弃、闲置和浪费。

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在《谁来养活中国》中预测,中国在1990年到2030年间,因人口和人均收入的增长将出现2.07亿吨到3.69亿吨的谷物缺口,并声称中国必将出现粮食短缺。“空心村”的出现,无疑加重了粮食短缺的可能性。

刘彦随每年都有几个月的时间带领团队扎根农村进行调研。他发现,农村年轻人大量离土、离乡,不仅由于主观上不愿意种地,客观上也已无地可种。

“以黄淮海平原农区市县为例,30多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生不增、死不减’,宅基地‘人走地不动’、‘建新不拆旧’。近10年来许多村庄因无地可批,不再发放宅基地,而几代老人去世后仍占着三成左右的空废宅基地。”刘彦随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年轻人只得占用优质耕地来盖房子。”

他在山东禹城赵庄村调研时,曾看到大量破旧房屋。问及这些房屋何时开始废弃,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很认真地告诉他,“那要问俺妈”。刘彦随推测,这些房屋大概已经废弃了半个多世纪。

在不同类型区村庄用地调研与潜力测算的基础上,刘彦随团队于2012年发布了《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并估算出全国“空心村”的综合整治潜力将达1.14亿亩,而这1.14亿亩正是中国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巨大潜力所在。

18亿亩红线看似勉强保住,但“空心村”的大量存在让专家们仍为我国粮食产能的可持续增长深感忧虑。

“占补平衡”还是“占优补劣”

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意味着出现粮食短缺的压力日益增加,而城镇化被认为是占用耕地的重要原因。

今年,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陶福禄开展了一项统计性研究。他通过分析近30年与黄淮海平原耕地变化有关的数据,确定这一地区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大面积城市扩张。研究成果《黄淮海平原耕地在质和量两方面的变化及其对今后粮食产量的潜在影响》刚刚发表在《粮食安全》期刊上。

这项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突破了以往侧重于耕地面积变化的局限,重点关注耕地质和量两个方面,综合评价动态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数据来自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国土环境遥感时空信息分析,包括遥感影像、土壤质量分级空间分布、灌溉空间分布、水文站点、气象站点以及粮食总产、粮食单产、播种面积、施肥量和有效灌溉面积等统计数据。

据统计,2001~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从30.8%上升到超过50%。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赵烨的调查显示,1997年到2010年,我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达到2746.5万亩,相当于半个海南省的面积。

2003~2006年间,粮食大省河南省郑州市因违法征用耕地、宅基地1.4万亩,用于龙子湖高校园区建设,受到国务院通报批评。这成为本世纪初经济社会发展和耕地保护激烈博弈的典型案例。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国曾提出“占补平衡”政策。2004年修订的新《土地管理法》提出,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占多少,垦多少”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不过,近10年来,该政策在具体实施中饱受诟病。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原所长刘纪远认为,这是“虚政策”,“越发达的地区越难以实现”。

有数据显示,在黄淮海平原中,北京、天津等一线城市的占补平衡实现率只有5%左右。同时,全国各地都存在以围垦滩涂、开发山区来补充占用耕地的现象。

在刘彦随看来,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发补充的耕地,受水资源短缺、脆弱生态的约束,开3亩地的产能也不如平原地区被占用的1亩耕地。

正如不少学者所言,事实上,占补平衡最后走向了“占优补劣”,这成为政策设计之初未曾预料到的一个漏洞。

陶福禄认为,“占优补劣”的危险在于:肥力和水分较好的耕地大量减少,而开垦的耕地质量普遍没有被占用的耕地好。快速城市化造成了土壤肥力和灌溉条件较好的耕地大面积减少,“这对黄淮海平原粮食安全造成了潜在威胁”。

对此,刘纪远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传统耕地和新增耕地的产能并不一致,因此仅从面积数字上找平衡没有意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2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