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万象 » 旅游扶贫示范村应该示范啥?

旅游扶贫示范村应该示范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8-08-09  浏览次数:181
导读:日前,第三届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风景秀丽的天池景区开幕,期间,游客通过白马人民族特色的歌舞池哥昼、琵琶...

日前,第三届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风景秀丽的天池景区开幕,期间,游客通过白马人民族特色的歌舞池哥昼、琵琶弹唱、火圈舞、迎火把等节目了解特色民俗文化,当地白马人村民则通过出售农产品、表演节目、开办农家乐等方式寻求旅游脱贫的新路子。

曾几何时,久居都市的人们闲暇时喜欢去农家乐。然而,不得不说,当前许多农家乐住宿、饮食、网络、停车等硬件条件还有些差强人意,同时,更令人痛心的是当地淳朴的民风、特色的民俗在逐渐流失。原本是少数民族在节庆时才跳的民族特色舞蹈,被平日里一遍遍地表演;原本是虔诚的纳西族祭司,却在短短几年间变成了精明的商人……实在不值得提倡。

近年来,山西、四川、甘肃等地规划打造体现不同区域乡土文化的旅游扶贫示范村。这是好事一桩。可以通过上下联动的合理规划和有序建设,使乡村旅游项目得以整合提升。

为了避免示范村重蹈一些农家乐的覆辙,示范村要示范什么?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首先,“运用财政资金、金融信贷、社会资金等多方资金,加大投入,全面改善道路、饮水、公厕等一系列基础公共设施”对于旅游扶贫的基础设施建设,福建省给出了具体方案。

其次,为了不使旅游扶贫产品粗放化、同质化,成为热闹一时的面子工程,福建启动了“三个一批”工程,即培育一批在地特色民宿、开发一批在地美食、提升一批在地特色商品。

第三,乡村旅游发展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量极大,针对旅游从业人数多、文化素质较低等突出问题,福建从引导旅游企业、整合部门优势、开展各类培训三方面入手,出台系列措施,为乡村旅游扶贫提供的智力保障。

乡村旅游是把“双刃剑”,每一个想要以旅游产业来脱贫的村庄要慎之又慎,产业才能更加兴旺,脱贫才有更加持久的动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