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与“贫困”紧紧相连,这是巴中一直留给外界的印象。近两年来,秉持“产村相融”的发展理念,巴中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巴山新居”工程,让大巴山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近日,记者深入“巴山新居”聚居点看见:以前散居的村民如今集中居住,新居的独栋小楼错落有致,电器、光纤、网络入户,环境雅致迷人;土地被流转的村民在村里招商引资来的企业里当上了产业工人,土地未流转的村民各自发展特色农业,探索出一条多元化的乡村经济发展之路。
“巴山新居”——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聚居点的水上娱乐
居住环境:按统一标准打造体现新村容新风尚
从巴中市区驾车约1个多小时,可到平昌驷马水乡。初见“驷马水乡”,漂亮的居住环境很难与偏僻的大巴山联系在一起。
“水乡名苑”牌坊是一座仿古建筑,垂立的翠柏、幽静的小道,从停车场远远可见。穿过牌坊,具有川北民居特色的居民楼独栋建成,在设计上依山造势无刻意打造的痕迹。超市、茶吧、农家乐一应俱全。这仅仅是“巴山新居”工程的一个缩影。
“我家5口人共住240多平米房子,楼下用来开超市。”驷马镇创举村村民李明生一边忙生意,一边说:“以前走进城里很羡慕城里人的居住环境,没有想到我现在也让城里人羡慕一回。”
据了解,2012年,平昌县实施“产村相融”,仅在驷马水乡就建设了“巴山新居”502套。而随着乡村旅游的推广,村民搬新家不到一年时间,自家房产就成倍增值。
“当时从政府手中买房每平米830元,我家购房17万元,装修花了10多万元。前几天,有人想出50万买我家的房子。”80岁的村民贺克青告诉记者,自家以前是土胚房,全靠政府让自己在有生之年住上了楼房。
记者从平昌驷马水乡出发,先后到该县的元山镇中岭村、灵山乡草坝村,通江县广纳镇渠江社区、沙溪镇王坪村以及巴州区水宁镇始宁居委会和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等地,看到无论是建好的还是在建中的聚居点,都按照“新房舍、新产业、新设施、新村容、新机制、新风尚”的统一标准打造。在“巴山新居”工程的推动下,巴中农民的生产生活有了全新的一面。
据统计,截至目前,巴中市的通江、南江、平昌、巴州和恩阳区等区县,以产村相融建设“巴山新居”聚居点已完成965个,已有5.1万户群众住进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