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吉林省首次大面积推广“高光效”种植技术。据记者日前在吉林省调研时了解到,目前全省多个粮食主产区测产后发现,该项技术可提高粮食产量10%左右,部分地区增产达到15%以上。农业专家将该项技术的运用称作是一场“耕作革命”。
所谓高光效栽培技术,就是将田地的垄向调整至磁南偏西18度至20度,以达到最佳光照;同时采取宽窄行组合垄种植法,把单垄单行65厘米改成大垄双行170厘米,提高垄间透光率,从而提高粮食单产。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刘景双说:“前期试验结果显示,用高光效技术栽培的玉米平均单产可提高15%~17%,最高可增产23.7%。也就是说,高光效耕作至少能使每公顷土地增产一吨粮。”
红旗农场二分厂职工孙宝国今年把自家的2公顷水田全部采用了高光效栽培模式。最近,孙宝国测产发现,一公顷稻田能增产2000~3000斤粮食。
据了解,今年吉林省正在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理论测产,为今后加大技术推广的适应区域提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