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民信箱 » 作物高产栽培分期灌溉技巧

作物高产栽培分期灌溉技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5-20  浏览次数:374
导读:  目前,比较先进的灌溉技巧是间歇灌溉技巧。它采取只灌不排,以浅灌为主,适时晒田,用守护浅水层或湿润的灌水方法调整作物长...

  目前,比较先进的灌溉技巧是间歇灌溉技巧。它采取只灌不排,以浅灌为主,适时晒田,用守护浅水层或湿润的灌水方法调整作物长相,以充分发挥水、肥、温、药的综合作用,达到增产的目标。

  1、泡田:泡田用水量占全体水量的30%左右,为了节俭用水,可履行秋翻,早春履行干耙整平田面或用旋耕犁旋耕。此后,再用浅水集中泡田,边抹埂、边水耙、水到田,人到田、耙到田。

  2、返青期:插秧后,为增进早返青,缓苗快,增长早期低节位分蘖,要浅灌水,水层在3cm以内。但因为插秧时根部易受损,吸水能力弱,因此不断增水,这样能够减少叶面蒸发,以利增柔和抗风,增进早生新根。

  3、有效分蘖期:这个时期通常在返青后到6月末。为增进早期低节位有效分蘖,采取浅水灌溉,恰当晒田。通常水层在1—3cm。这个时期要及时追肥分蘖叶肥和化学除草。为了提高肥效和化学除草效果,在药效期内不灌、不排、维持水层5—7天。

  4、分蘖终止期:为了节制无效分蘖、避免植株徒长,在6月末7月初。要及时排水晒田到人踏上有轻微足迹并有开裂细纹为止。通常晒田7—8天。晒田后,即能节制无效分,又能够增进根系发育,避免植株过早封垄,贪青倒伏,以利于通风透光。但盐碱地及瘦田和弱苗不要晒田,可用10—13cm的深水层节制无效分蘖。

  5、幼穗形成—抽穗开发期:这个时期开端幼穗分化,生长机能强、光合作用茂盛,耗水量大,是水稻一生的生理和环境需水顶峰期,需要较深灌溉,通常维持4—6cm水层。这个时期要巧施穗肥和粒肥。

  6、灌浆—乳熟期:这个时期合理灌水,是养根促叶,利于干物质积攒,增长粒重的重要时期。为了延续维持根系较强的生机,维持叶片的光合作用,应采取间歇灌溉。也就是灌上3cm水层后,天然耗费到田面无水层,湿润维持2—3天,再灌一次水,循环进行。如果水层停留超过6—7天,可排水间歇。

  7、黄熟期:进黄熟后,生理需水显然下降,要节制和减少供水。通常在温度适宜,成熟期15—20天要排水,提高地温,增进早熟,但要就地取材,洼地要早,旱地、碱地要晚,以不涌现早衰为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