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万象 » 中国水科院专家在广西开展科技救灾

中国水科院专家在广西开展科技救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7-28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院   浏览次数:300
导读:7月19日,今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突袭广西,此次超强台风持续时间长、风力强,造成广西沿海防城港、钦州和北海3市渔业损失惨重,特...

7月19日,今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突袭广西,此次超强台风持续时间长、风力强,造成广西沿海防城港、钦州和北海3市渔业损失惨重,特别对大蚝和海水鱼类养殖业造成致命打击。据初步统计,截至7月23日18:00,全区渔业直接经济损失34.44亿元,其中鱼塘受灾面积共9.38万亩,损坏网箱372.85立方米、渔船1210艘,损失大蚝等贝类约20万吨、鱼类2.93万吨、对虾1.29万吨,鱼种1.27亿尾。

中国水科院迅速行动,台风刚过,鱼、虾、贝类养殖和病害防治领域专家就抵达广西灾区,先后走访调研了受灾最严重的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红沙湾、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和钦州港等地区,了解渔民受灾情况,与养殖户和渔业管理部门进行座谈,商讨应对措施,协助渔业主管部门谋划灾后恢复生产工作。

专家组调查发现:此次台风灾害使对虾池塘养殖堤坝受损,由于台风造成大面积断电,海水倒灌,导致大批死亡、逃逸。台风还致使沿海大蚝养殖、传统网箱养殖遭受重创,养殖设施损坏严重,造成大批死鱼、逃鱼,吊养的大蚝脱落,许多养殖户损失严重。深水抗风浪网箱受损情况明显好于传统网箱,除少部分网箱被附近受损飘移蚝排大量挤压冲撞,导致网箱系统负载过大而少量受损外,其余网箱均保存完好,减少了经济损失。

通过灾区走访和座谈研究,专家组就目前灾后恢复生产提出了4点建议:一是当地政府尽快组织清理海上污染,加强受灾海区环境监测,密切关注灾后次生灾害的发生;二是敦促政府迅速抢修恢复供电,减少对虾养殖损失;三是由渔业主管部门呼吁地方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寻求启动资金,早日让养殖户恢复生产;四是做好渔民生产物资、苗种的组织采购工作,特别是凡纳滨对虾虾苗的组织采购,力争在半个月内恢复对虾生产,赶在秋季上市,挽回部分损失。专家组对今后渔业生产提出4点建议:一是认真总结此次灾害经验教训,制定受灾海域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建立标准化生产模式,引导沿海渔业有序发展;二是加快养殖模式、设施升级,加强自身抗击灾害能力,保障生产顺利进行;三是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强化合作社紧密化管理,建立风险基金,应对突发事件,提高自救能力;四是建议尽快推进水产养殖保险,为渔民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

面对灾难,中国水科院正集全院之力支持灾区恢复生产,协助地方政府制定具体补养改种方案、技术方案和品种方案,做到品种对路,技术实用,高产高效帮助和指导养殖场户开展科技救灾,尽快恢复生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