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醉于满眼的绿水青山,怀想着童年的故乡情结。每次车子一进开化,“联众集团”总裁余学兵总要深深呼吸几口清新的空气。作为引领乡村休闲产业的先行者,余学兵比谁都更清楚开化今天的价值所在。
这一天,余学兵受到浙江省开化县委书记鲍秀英的热情接待。“全域景区化、景区公园化、生态经济化,开化把整个县域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农林区和产业集聚区,在全县域打造‘国家东部公园’。”鲍秀英对开化如数家珍的介绍,尤其是“国家东部公园”的规划,让他为之心动。
转观念:在“公园里”建城乡
“开化不开化”,这句早年浙江人尽皆知的双关语说的是,开化实在太偏僻、太落后。开化境内90%是崇山峻岭。小时候,余学兵要去杭州,首先要徒步从溪西村到苏庄镇,再坐车到县城,然后转车去衢州,才能找到杭州的班车。到了杭州,往往天已漆黑。这种闭塞的环境,让开化的发展一度举步维艰。
但开化的优势也无与伦比。由于地处钱塘江源头,开化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近4倍不说,水质还多为国家Ⅰ、Ⅱ类;森林覆盖率80.4%,全年空气质量均达国家二级以上标准,被誉为“绿色明珠”、“天然氧吧”,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余学兵告诉记者,他钟情开化的理由在于:华东是工业化、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也是全国最为富庶、消费能力最强的市场。开化作为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又地处闽、浙、皖、赣4省边界旅游“金三角”中心,在这样一个地方搞乡村旅游大有可为。
2000年,开化正式通过《钱塘江源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这一环保规划的落地,既意味着开化从此走上了“生态立县”的发展道路;也意味着,开化的发展从此戴上了“紧箍咒”,甚至靠山不能吃山,临水不能捕鱼。
“生态立县”千好万好,但落到实处却是千难万难。最为关键的是,究竟如何将生态资源变为资本,把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这个问题不解决,生态立县就只能是一句口号。
2013年,开化作出决定,将整个县域作为一个景区,打造成“国家东部公园”。
中央提出,要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家公园体制。鲍秀英分析认为,具体到地方,就要有一个载体,既是定位,更是目标,同时还利于传播。“国家东部公园”的提出,就是以公园理念来规划、建设城乡,变“在城市中建公园”为“在公园中建城乡”,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具体体现。
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开化提出培育文旅、创意、水、能源、休闲地产“五大百亿产业”。而农业休闲观光则在其中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开化计划构建“1551”公园体系,即包含1个核心区、5条直至周边著名景区的1小时旅游专廊、5条乡村休闲旅游线路和10大主题公园组成的公园集群。
鲍秀英开始北上南下,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所有媒体,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推介。原来许多人不了解情况,一听到开化要打造“国家东部公园”,就认为只是个概念,尽可任其自生自灭;更有人认为,这是异想天开,是哗众取宠。而时至今日,听过鲍秀英阐述的,都会认为不仅有其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更为可贵的是,这为生态立县找到了最佳的落地载体。
寻出路:用创意激活农业
为了打造“国家东部公园”,开化将全县分为3个区域:一个是生态保护区,一个是生态农林区,另一个是产城集聚区。整个开化版图上,90%的面积被保护了起来。
如果搞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开化根本没有出路,因为附加值无法得到体现。只有将好山、好水、好空气,将工业社会中不可多得的山水资源和传统的种植养殖相结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让农业不仅能赚一产的钱,还能赚二产、三产的钱,开化的农业才有希望。
由此,开化诞生了国内首个通过评审论证的县域创意农业发展规划。
那么,谁来开化农村休闲观光;怎么才能让开化吸引游客?开化的山水资源尽管独占鳌头,但要真正成为风景,让游客甘愿掏钱,还必须有所提升。对此,鲍秀英认为,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文化的根子在于农耕文化。如果将创意和农业相结合,用创意赋予农业灵魂,用创意激活农业,开化农业就能完成蝶变。
按照“春看花、夏避暑、秋赏叶、冬探梅”的要求,开化让每个乡镇制订了“八个一”工程计划,即拥有一条景观大道、一片彩化山林、一批美丽庭院、一个主题公园、一个创意农业点、一条山谷经济带、一条人鱼和谐溪流、一个3A景区村庄。
推进过程中,政府、社会、个人投资捐资种植景观林,修建美丽主干道,而各个村则因地制宜,以景区化要求进行项目的招商、建设。原来,大家对千百年来司空见惯的山水资源和农业不以为意,但由于创意的点化,乡村资源呈现出宝贵的价值。
马金镇金溪村有一条溪流清澈见底,但多年来藏在深山,未加利用。结合治水工程,该村拆除了河边牛棚,兴建了凉亭,在河滩上铺设了一条鹅卵石小径,还将公路桥柱进行了创意美化,面貌焕然一新。开门首日,就卖出4000多元门票。如今游客络绎不绝,每天都有几百人前来休闲游玩。
村党支部书记叶友忠告诉记者,过去十几年,前后不下几十人想来承包河滩挖沙,都被他一口拒绝。“我一直等着这一天。看到县里的整体规划,感到开发的时机终于成熟!”
金溪村一夜之间的脱胎换骨,在开化绝非个例。如今,开化农村因地制宜,除了将农业与休闲观光、与生态旅游结合外,还与养老、养生保健,与文化创意紧密结合,让乡村变得奇妙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