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设施农业 » 采用精准技术 种地像“绣花”

采用精准技术 种地像“绣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10-21  浏览次数:325
导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的节水滴灌技术成为全国样板,精准农业技术国内领先,农业机械化水平走在兵团前列一项项令人瞩目的成就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的节水滴灌技术成为全国样板,精准农业技术国内领先,农业机械化水平走在兵团前列……一项项令人瞩目的成就使一师现代农业成为地区乃至自治区的一面旗帜,今年的秋收成绩更是印证了这一说法。

膜下滴灌技术的运用,引发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田间取消了渠道,可节约耕地5%至7%;作物生长环境得到改善,可增产20%左右;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用手机就可遥控灌溉棉田。

近几年,一师以膜下滴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应用面积达300万亩以上,应用作物也从棉花延伸到玉米、马铃薯、辣椒、苹果、葡萄、红枣等作物上。

膜下滴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成功,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节水本身,还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经过60年的艰苦创业,一师在戈壁、荒野开垦良田243万亩,人均耕地8.1亩,是全国人均耕地的5.5倍,如果将耕地全部种成粮食,一年的产量,可供30万人食用20年。

“播种论粒、浇水论滴、施肥论克,运用这些精准技术就像在地里‘绣花’,为一师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人在千里之外,实时监控农田监测信息系统,按需施肥、打药,作物缺啥就补啥。”对于一师三团职工来说,这些都不算新鲜事。现代农业技术为三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个团连续多年籽棉单产超过480公斤。

从1999年起,一师率先在兵团实施以精准种子、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收获及田间作物生长与环境动态监测为主要内容的六大精准农业技术,这标志着一师农业开始向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农业迈进。

一师是新疆优质棉生产的重要基地,一师把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做强棉花产业、致富团场职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不断在各团场加大机采棉推广力度。目前,一师大型采棉机数量达到240余台,机采棉面积逐年增加,棉花生产机械化率逐年提高。去年一师采用机采棉减少劳动用工8万余人,为职工节本增收上亿元。

今年,一师机采棉面积扩大至123万亩,占总种植棉面积80%以上。不止在棉花采收领域,数十年来,在一师农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农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都是以农业机械化为载体,每一项作物稳产高产纪录的背后,农业机械化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