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万象 » 东方市今年为5万农民发放生态补偿款

东方市今年为5万农民发放生态补偿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5-03-13  来源:海南日报  浏览次数:294
导读:海湾边,新种不久的红树林长势喜人;沙洲上,濒危鸟类黑脸琵鹭翩翩起舞。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鸟类越来越多,我们村民作出的...

海湾边,新种不久的红树林长势喜人;沙洲上,濒危鸟类黑脸琵鹭翩翩起舞。“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鸟类越来越多,我们村民作出的牺牲,值了!”东方市四更镇四必村村民郑云峰感慨地说。

郑云峰口中的“牺牲”,是指为了修复四必村红树林湿地及海防林,村民们让出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滩涂地,换来一片充满希望的红树林和每人每月50元生态补偿款。

四必村紧邻大海,人多地少,村民们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眼前这片海湾,2014年以前,村民们靠下海捕捞、滩涂养殖挣了大钱。去年,东方市政府启动万亩红树林修复工程,在四必湾的滩涂内种上了800多亩红树林,断了村民的“财路”。

为补偿村民损失,东方市决定从2014年起为四必村533户、2984名村民发放生态补偿款,尽管远不及原来“靠海吃海”挣钱多,但村民们有了新的盼头。四必村委会主任倪俊红说:“四必湾将打造成为红树林湿地公园,届时村民们都能吃上‘旅游饭’。”

四必村只是东方生态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东方市林业局副局长卢大炬介绍,由于严格保护生态,许多村民“靠水不能吃水、靠山不能吃山”,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为此,东方市逐年加大生态补偿的力度。

从2011年7月开始,东方市对位于大广坝水库集水区内的江边乡19个村、1518户共6608人进行生态补偿,2012年8月,感城镇陀头村被纳入补偿范围。今年起,东方市又计划投入3400余万元,将天安乡、东河镇、大田镇、板桥镇以及感城镇陀烈村共43个村庄纳入补偿范围。经初步统计,全市纳入生态补偿范围的总人数将达到57726人。

江边乡田头村村民符打恩一家老少6口人,得益于东方生态补偿政策。自2011年来,他家每年可获得3600元生态补偿款,这比他家去年的收入还要多。他说:“现在森林保护很严格,不能砍山种山兰稻,但政府每月发放的补偿款也基本上够买米、买菜了。”

“既要让环境增绿,又要让农民增收。”东方市林业局局长王家宁说,除直接补偿外,东方市还致力于为农民营造经济林。去年9月开始,东方市以每亩450元/年的价格,从农民手中租得环岛高速东方境内68公里沿线的3000多亩土地,在高速路两旁50米范围内种植菠萝蜜树,2年后这些树将交付给村民管理和收益。

为鼓励村民植树造林、增收致富,东方还对涉及到公益林的村庄当年橡胶种植面积超过10亩的农户进行补偿,补偿标准为每人每月50元。

系列生态保护与补偿政策,提高了农民保护生态的积极性。2014年,东方市绿化宝岛造林面积4.4万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47%,森林覆盖率达57.6%;四必湾红树林修复工程完成造林1000多亩。东方经济发展了,也守住了这一片青山和绿水。

东方市副市长范子超说:“东方市为农民发放生态补偿,既是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真正惠及群众的一项民生工程。”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