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农村电子商务给丽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四年全省第一!
2、扩大主体,是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核心因素
3、王永康书记认为:“农村电子商务不仅仅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也在生活理念、生活方式上打通了居民与农民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它是统筹城乡的‘催化剂’。
丽水,丽山秀水。
这个位于浙西南的山区市,过去人们提起来,都会连连摇头:穷!
而现在,则满脸艳羡:生态环境质量全省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四年全省第一!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提高幅度全省第一!
专家给出的论证是:农村电子商务给丽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手拿锄头,一手拿鼠标,农民生产方式变了
山路弯弯,无休无止。从早上跑到中午,不知转过了多少个山坳,车终于驶进了缙云县壶镇北山村。
指着身后绵长的山路,丽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伟华介绍:“过去丽水穷,就穷在了环境上。农民端着金碗熬苦光阴。”
丽水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地占到88.42%,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3573座。尽管大自然赋予了丽水众多的名特优农副产品,由于环境制约,卖难始终让历届政府愁眉不展。
破解这一难题的钥匙,是农村电子商务——一根网线,一台电脑,把买家和卖家连在了一起。
而丽水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缙云县壶镇北山村一个叫吕振鸿的青年农民分不开。
缙云烧饼,远近闻名。早年,吕振鸿和很多老乡一样挑着担子走南闯北卖烧饼。见识多了,他的脑子也活络起来:网上可以购物,那么能否卖烧饼呢?这一想法令他激动,收了烧饼摊便回到老家捣鼓起了电子商务。
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全村已开出网店近300家。整个北山村从穷得叮当响的“烧饼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淘宝村”。
吕振鸿的探索,也让丽水市委、市政府受到启示:2012年1月,丽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农村电子商务领导小组,全市推广“北山村模式”;市政府决定,每年安排300万元资金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扩大主体,是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核心因素。丽水实施了万名网商培育工程,广泛开展培训见习和集聚孵化,引导青年网上创业。根据网创青年的不同需求、不同层次,实施不同班次、不同类别的网上创业培训。短短两年,全市就开办农村电子商务专项培训140期,培训青年7081人。
随着网络平台的不断壮大,为推进有序竞争,丽水又适时推出特色平台应用。2013年12月建立了浙江首家地级市馆——淘宝“特色中国·丽水馆”。与此同时,率先在全国开展“一村一店”项目,把丽水农产品一个个搬上网。
政府助推,带来了丽水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14年全市农村电子商务销售额达76.7亿元,拥有5个电商百佳县,全国211个“淘宝村”丽水就占了5个。
拥抱网络,首先带来了农民生产方式的变化:一手拿锄头,一手拿鼠标,成了当下丽水农民的新形象。
把锄头和鼠标捆在一起,实现了生产与消费的充分对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精确与高效,长期困扰农民的卖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也使潜在的消费需求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