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广丰区“以奖代补” 织起农机维修网
云内动力、玉柴机械、四方机械、玉柴动力、全柴股份、新柴动力、锡柴机械等十几家厂家的特约维修点;福田雷沃、沃得、艾禾、柳林、龙舟、东风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特约维修点;在附近多个县区建立农机快修点35个;拥有多媒体培训场地、机具车库、维修车间共计2000多平方米……这些都是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林华农机维修服务中心身上的“标签”。
今年4月,广丰区排山镇王坑村农户汤四海的拖拉机停机后发动机无法启动,通过农机服务热线电话联系到广丰区林华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客服部。汤四海是新用户,不太了解机具性能,无法顺利启动。广丰区林华农机维修服务中心了解到该用户很心急,下午机具就想下田作业,迅速调派技师,中午饭也没吃就饿着肚子赶往王坑村,经过详细认真的检查,及时为该用户维修机械,确保了下午下田作业。
像这样的“急活”林华农机维修服务中心经常接,饭顾不上吃是常有的事,对他们来说,农户的需求是第一位的。该服务中心实行配件统一供应,减少了中间环节,减少了成本支出,做到了配件品质可靠、配件价格实惠。如联合收割机每更换一次机油保养,在专卖店需要300~350元,而在该中心或其下属的农机快修点只需要200~240元。不仅如此,由于农机快修点分片区、全覆盖设立,能够及时快速为每一位用户提供服务,原来远程需保证4小时内无条件上门服务的变为保证2小时内无条件上门服务,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工效。
据了解,为切实解决农机用户“维修难”问题,打通农机服务最后一公里,广丰区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2013-2015年全区有5家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列入了江西省农机维修服务财政“以奖代补”项目。广丰区林华农机维修服务中心于2014年实施了江西省农机维修服务中心财政“以奖代补”建设项目,获得奖补15万元,2015年实施江西省农机维修服务流动站财政“以奖代补”建设项目,获得奖补10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该维修服务中心已达到二级维修点的标准,进一步提升了农机维修服务水平。
农机维修亟待上档升级
如今的农机技术含量不比汽车差,有的播种机、收割机等大型、复合型农机甚至更复杂、更精细。如一些播种机包含开沟、入种、埋压部分,而且是单粒、双粒精播;收割机除行走部分外,同样有脱粒、清选、秸杆粉碎等部分,结构非常复杂,一旦出现故障,维修难度大,要求高。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整体提高,农机所承担的作业项目逐年扩展,技术含量也会更高,维修起来会更加复杂。
而与此同时,原有的国营拖拉机站、拖修厂已不复存在,许多乡镇农机站维修服务能力又十分有限,农民自办的小规模维修点倒是不少,但往往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服务效能低下,难以承担大中型及复式农机的维修业务。因此,农机修理的上档升级已迫在眉捷。
首先,应从国家层面加强农机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在一些大专院校,职业中专设立农机维修培训专业。此外,由于农机维修与汽车维修不同,具有一定的服务性,所以建议对有志于学习农机维修技术的学生适当予以补贴,通过院校来系统培养高级农机技术维修人才。在就业方面,建议给予诸如资金、场地等方面的支持,让他们学得会,用得上,成为农机一线的维修技术骨干。
其次,从地方层面来讲,随着农机产业的逐年壮大,地方财政也应拿出适当资金来扶持农机维修产业的形成。可利用农业培训专项经费,有计划地培养初级、中级农机技术维修人才,从理论层面、技术层面,让他们掌握日益复杂的农机维修技术,从而建起农机维修网络、农机维修人员与农机户、农机合作社通过“互联网+”形式的维修信息业务平台,提供服务,扩大业务。农机管理部门要对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维修人员只有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方可从事农业机械维修业务。
最后,要加大农机配件市场的监管力度,保障把高质量的配件供应到维修服务网点。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机配件市场并不十分规范,一些质量较差的配件仍然在市场上出售,直接影响了农机的维修质量。要做好农机维修网点的监督检查工作,杜绝以次充好、高额收费等现象,强化农机质量监督管理,打击假冒农机产品,净化农机市场,保护农民利益,增强企业产品的售后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