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万象 » “中国画虎第一村”:一张画十亩粮画着老虎奔小康

“中国画虎第一村”:一张画十亩粮画着老虎奔小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4-28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1656
导读:虎王肖彦卿正在指导女儿画虎。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的农民画家在画室内执笔画虎。河南省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的农民,荷锄弄丹青...

“虎王”肖彦卿正在指导女儿画虎。

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的农民画家在画室内执笔画虎。

河南省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的农民,荷锄弄丹青,泼墨画虎雄,画出了“中国画虎第一村”。全村1300多人中有700多人从事绘画产业,让民权“老虎”跑向全国,跑出国门,2012年共销售绘画作品7万余幅,实现销售收入5800万元。

在王公庄村的带动下,一个辐射到全镇周边任庄、李馆、相府营等村的1500多人的绘画产业群已经形成。王公庄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特色文化村”。

近日,记者探访了该村画虎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虎王”肖彦卿创下连串“第一”

从县城驱车35公里来到王公庄村,百虎门、农民文化广场、农民绘画艺术中心让人眼前一亮。绘画一条街两侧的村民画廊、艺术工作室一个挨着一个。

村里藏龙卧虎,不仅有“四大虎王”肖彦卿、王建民、王培双、王培震,“四小虎王”王春丽、王建辉、赵庆业、王建峰,还有一批被称为“小虎队”的青年画家。虎画作品因作者气质、学养等不同而各具面貌,多数威猛高贵而不狰狞,符合当代人审美习惯。

在村文化广场一侧的“虎王”画室,记者见到了最早以画工笔虎打开市场的“虎王”肖彦卿。我们一边啜着工夫茶,一边聊起画虎村的由来。

王公庄所在的豫东平原,民间手工画松鹤、鲤鱼、财神、灶神等年画,颇有群众基础。上世纪80年代,高考落榜的肖彦卿外出打工,给人搞店铺门面装修。一次,东家让他到开封购买名家字画,他才知道有这个市场。于是,买来绘画书自己摸索着画花鸟、动物。后来有人请他画老虎,而且画虎比画花鸟画来钱快,他就转到画虎上来了。

进入90年代,靠卖画告别贫困的肖彦卿,创造了一连串令乡亲们吃惊和羡慕的“第一”:第一个买摩托车、照相机、彩电,安电话,装电脑,参加画展,和妻子一起作画……成为村里第一个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这些村里人以前从未有过的举动、不敢想象的头衔,一次次给这个穷乡僻壤带来惊喜和震撼。村里几位原本擅画花鸟的农民画家,也着手画老虎致富。人们看到了画画的实惠,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绘画行列,学画一时蔚然成风。

为了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肖彦卿办起了“画虎班”,还编印了几千册《虎的画法》,免费送给学画的人。

画一张虎相当于种十亩粮

“我们的画作都是指向市场的。虎是力量和祥瑞的象征,镇宅避邪;虎又与福字谐音,寓意好,各个客户层面都喜欢,所以作品需求量大。”同是“四大虎王”之一的王建民说。

画的题材选对了,农民画家们又对绘画技法进行创新,使之提高效率,适合产业化生产。记者在村内各个画室走访时看到,农民画家们虽是以宣纸画中国传统工笔画,但画虎毛的程序使用的却是油画笔。“用传统的毛笔,动物毛发一根一根画起来非常耗费时间,而油画笔相对较粗,小刷子似的,既容易画出动物毛发毛茸茸的效果,也能够加快成画的速度。”该技法的发明者肖彦卿道出其中奥妙。

王公庄村颇受客户欢迎的《五福(虎)图》、《百虎图》,普通画师流水线作业,一幅画的价格一般在八九百元,完成这样一幅作品耗时三天左右。而这还只是普通学员的画作价格,“四大虎王”、“四小虎王”级别的工笔虎画经常能够卖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

靠种地又能挣多少钱呢?村干部给记者简单算了一下,以一亩地一季作为单位,以小麦作物计算,如果风调雨顺的话,一亩地的毛利在1200元左右,纯利平均仅800元。也就是说,王公庄村农民画家一幅两三天完成的画作,抵得上一般农民一亩地种一季庄稼的纯利润。

“一张画十亩粮,骑着老虎奔小康。”肖彦卿说,“所以,农村文化产业要加快发展,它赋予了更多人发家致富的机会。现在我们村里光小汽车就有60多辆,楼房几百套。”

多方助力“民权虎”跑向世界

“中国画虎第一村”的崛起,除了一批优秀画家的贡献,还离不开众多“虎经纪”的市场化经营。

“虎经纪”很多也是村里的农民,专职从事跑市场、卖字画,逐步实现了“以销定产”。他们根据在展销会上搜集到的销售信息,引导画家们的创作。比如,中国人的审美习俗中,“上山虎保平安,下山虎求发财”,因而,上山虎和下山虎就好卖。目前,村内绘画经纪人已发展到50多人。

近年来,随着中央做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提出,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王公庄村绘画产业的扶持和服务力度,先后投资上千万元,修通了县城至王公庄的柏油路,兴建了艺术村门“百虎门”、农民文化广场和农民绘画艺术中心;帮助村民规划建设了绘画一条街和60多座农家特色画院;成立“王公庄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注册“民权虎”、“王公庄画虎村”、“王公庄”、“中原虎”、“华夏虎”商标;选派优秀农民画家到中央美院进修、出国学习;多次组织农民画家远赴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巡展,让“民权虎”飞出村庄,造福乡里。

“各级党委、政府帮助推广民权虎、画虎村品牌后,农民画家们的收入涨了何止10倍!”熟悉王公庄文化产业发展的民权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云说。

“画虎村”的成功实践表明,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众多能工巧匠,是发展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和生力军。积极引导,发掘培育,将文化传承与农民致富愿望相结合,农村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