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柏润(图左)跟席世英一起帮席世英妈妈烧火做饭。
吴柏润鼓起勇气摸了摸小牛
很少干家务的吴柏润帮助席世英收衣服
吴柏润跟席世英一起围堵一只母鸡本版摄影记者张鸿飞实习生吴国强
一个是家境富裕的城里孩子,活泼、好动,一个是步行50分钟上学的乡村少年,父亲在做建筑工人供其上学,沉默、内敛。同样是10岁的两个孩子互相走进对方的生活体验,会产生怎样奇妙的故事?近日,团市委组织“手拉手共筑中国梦”活动,40对城里、村里孩子互换体验生活,举办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同迎接六一儿童节,大河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坐在高档饭店,他埋头吃菜,
希望把剩菜打包带给妈妈
29日下午,来自嵩县饭坡乡上海海事希望小学的学生席世英跟着团市委的大巴车来到洛阳市区,在这里,他的结对方洛阳市实验小学学生吴柏润等待已久。共同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活动后,席世英跟着吴柏润回到家中。
记者见到两个孩子的时候,吴柏润正在用妈妈的iphone4s教席世英玩手机游戏。吴柏润盘腿坐在床上,席世英则神态拘谨地坐在床角,鞋上沾有不少泥土。看到记者进屋,吴柏润抬头热情地向记者打招呼,席世英拽紧衣角低下了头。
“吴柏润,口天吴,柏树的柏,滋润的润,妈妈说,我的名字是根据我的生辰八字和易经起的,按家谱,我本来是叫吴润哲的,因为命里缺水,要去水加木,所以叫吴柏润。”当记者询问两个孩子的名字时,吴柏润抢答道。席世英低着头讷讷地没有开口,记者拉住了孩子的手,发现席世英手心满满的都是汗。“我替他说吧,他叫席世英,和我一样10岁了,都上小学三年级。”记者询问三次无果后,吴柏润抢着说。
随后,是用餐体验环节,吴妈妈专门到一饭店定了一桌酒菜。晚餐开始前,吴柏润一直埋头打手机游戏,席世英则瞪大了眼睛,看着来回转动的餐桌及包间内精美的吊灯。开动之前,大家按照惯例举杯,席世英满脸疑惑地看着大家没有动。“把酒杯端起来,我们俩干一杯吧,以后你就是我的好兄弟了。”吴柏润拍着席世英的肩膀,小大人一样地说道。
席间,吴柏润话很多,席世英则一直埋头大口吃菜。“我能不能把剩下的这些菜带回家。”晚餐结束后,席世英悄悄问记者,“我妈妈从来没有来大饭店吃过饭,想把这些菜带回去给她尝尝。”
坐在乡村小院,他与大黄牛亲密接触
记者了解到,吴柏润的父母在洛阳高新区经营一家机械制造公司,上学都是妈妈开车接送,最喜欢的就是看书,房间里有两个书柜,里面有500多册少儿图书,是个“手机达人”,微信、QQ等一应俱全。席世英的父亲则长年在外打工,妈妈务农,在家照顾他和7岁的弟弟,他每天走50多分钟的山路上学,从来没有上过网,没有读过课本以外的图书,但他是个“做饭高手”,米饭、面条都不在话下。
30日下午,吴柏润跟随大巴,去往席世英的家中。席世英的家位于一个沟壑之下,家里有很多土坯房,也建有砖房,一家人居住,但二楼的楼梯连栏杆都没有;走进灶屋,席妈妈正在做饭,吴柏润从来没有见过土灶,就新奇地帮忙烧火。
“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家养的牲畜,没想到这里这么好玩,养一头大黄牛。”见到院子里的牛,吴柏润乐坏了,在席妈妈的鼓励下,他跟大黄牛亲密接触。
晚上,席妈妈做了面条,并特意炒了几个菜欢迎城里的小朋友。“没有大餐,但很有意思。”吴柏润笑着说。
40对城里、乡村孩子互换体验生活
记者了解到,此次是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团市委特举办的“迎六一、城乡学生手拉手共筑中国梦”活动,活动历时3天,由嵩县饭坡乡上海海事希望小学与洛阳市实验小学、洛阳市西工区芳林路小学联谊,40对城里、乡村孩子互换体验生活。
其中,除了孩子们互相到家中体验,还包括享受“爱心西餐”、参加学校的“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队会、迎六一文艺汇演活动、到农村进行生态环境调查、体验爱心厨房等活动,活动期间,城市乡村学生相互交换书籍、文具、玩具、手工艺品等作为留念,建立了很好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