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业创富 » 年入300万,就靠南瓜、辣椒、盐!他们拿着“秘方”做了这些事!

年入300万,就靠南瓜、辣椒、盐!他们拿着“秘方”做了这些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8-09-04  浏览次数:265
导读:菜品,最大的秘密在配料上。经常有人问,差不多的食材,为什么成品的味道有天壤之别?就是因为不知道配料的比例。很多时候,某种...


菜品,最大的秘密在配料上。


经常有人问,差不多的食材,为什么成品的味道有天壤之别?就是因为不知道配料的比例。


很多时候,某种配料多一分少一分,成品的味道都会有差别。而若干种配料,哪种和哪种搭在一起,才是最佳效果,也是要花很多时间去琢磨的。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尽快把生意做起来,需要在短时间内,找到最好的味道、最佳的调料配比。


如何得到最佳配方?有人想到了学艺或偷师,但现在的创业者更高明,他们琢磨出另一个“秘方”:


把别人的配料配方标准化,然后规模化生产。





村里小吃 一年卖出300万





几年前,大学毕业的小卢,想把村里谁都会做的小吃“南瓜酱”做成零食,推向市场。


在村里,这种小吃谁家都会做,反而没人想要去卖。所以,小卢做的是独家生意。


南瓜酱是江西高安市田南镇的一种土小吃。


晒干的南瓜片和糯米糊一起熬制,再加入辣椒、盐等配料,冷却后分片晒干,当地人称之为南瓜酱。


既然要以此创业,就得有一个好的配方。为了找到最佳的调料配比,小卢想了一个办法。





他到处打听谁家的南瓜酱好吃,打听到了,就上门去送免费的盐、辣椒和南瓜干等原料,请人家做南瓜酱。





这里有他的一点小心思


就算拿着南瓜酱的成品去化验,也验不出每种材料的比例。但免费提供原材料请人家来做,事情就不一样了。


如果一锅南瓜酱用200克盐就够了,他会先备好500克的盐,辣椒等材料也多准备些。



等制作的南瓜酱口感最好时,他就去称剩下的盐。如果还剩下300克,他就知道这一次盐的用量是200克,并把这个数字记好。



根据称量每次剩下的南瓜干和配料的重量,小卢就可以推断出做一锅南瓜酱,每种材料的具体用量。



这样反复实验,加上自己摸索,他就找到制作南瓜酱的最佳配方。



有了美味的配方,靠5万元钱起家的小卢,三年时间,就把不起眼的小吃做成了地方特色食品,年销售额300多万元。





留住大厨的秘方





如果本身企业就有一定规模,在配方标准化的道路上,也不用像小卢那样从零开始。


像我们以前报道过的一家企业,专门给餐饮企业制作复合调味包。




很多餐饮企业想多开几家分店,但厨师水平不一,同一道菜不同的分店做出来,味道不一样,顾客有意见。为此,餐饮企业会要求订制主打菜品的复合调味包。这样,不同的厨师们只要拿着复合调味包,就能做出味道一模一样的菜。为此,这些制作调味包的企业需要邀请一些大厨,制作口味正宗、地道的特色菜,然后把这些菜所使用的配料记录下来。

在大厨开始做菜之前,企业的工程师已经把所有的用料,包括主材、底汤和每一种配料,都称好了重量。



等大厨做完菜,工程师再把所有剩下的用料分门别类称重。



称重之后,前后两个数值一减,得出的就是材料的用量。



基本上,大厨做三次,企业就可以实现这道菜品的调味标准化。这道菜的秘方,就被成功地留下来了。


有了招牌菜的复合调味包,厨师们只需要把这种复合调味包直接加入到食材当中,就能轻松制作出原汁原味的特色菜。


对餐饮企业而言,这无疑能极大地提升后厨的工作效率,也满足了客户对味道的一致需求。






如果是规模大的餐饮企业,在调味包的要求上会更细致。


比如,光配料里加盐这一项,有的大企业会要求精确到每种盐的盐度。


这是因为每个地方出产的盐,盐度不同,有的咸了点,有的淡了点。因此,企业在使用不同品牌的盐之前,都要进行严格的盐度测试。如果盐度超出了规定值,就要调整盐的配方用量。


每一种配料都是按照这样的要求进行测试,再用于制作。





食品江湖,变化多端,擅长把每一种食物的味道都纳入标准体系的人,才能手握“秘方”,心中不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