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民信箱 » 安徽省小麦冬前和早春田管技术意见

安徽省小麦冬前和早春田管技术意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9-12-11  浏览次数:213
导读:一、近期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组织有关试验站对全省小麦苗情进行会商,结合全省小麦苗情监测,认为全省今年小麦越冬前生产形势...

一、近期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组织有关试验站对全省小麦苗情进行会商,结合全省小麦苗情监测,认为全省今年小麦越冬前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具有以下特点。


1、小麦播种面积稳定,主产区苗情较好。全省小麦秋种已基本结束,播种面积继续稳定在4300万亩左右。沿淮淮北小麦主产区主播期集中在10月中下旬,11月1日前播种的小麦达82.9%。今年各地普遍加大小麦播量,全苗面积较大,亩基本苗数总体偏多,出苗情况好于上年同期。沿淮、淮北主产区10月10日前后播种的早播麦田叶龄已达6叶一心,10月20日前后播种的叶龄5叶左右,10月底播种的叶龄4叶左右,亩茎蘖数50万-75万,主茎叶龄和亩茎蘖数均高于去年及常年同期。


2、苗情差异大,淮河以南苗龄小。尽管总体苗情较好,但受干旱和降水分布不匀影响,淮北主产区苗情也存在差异。阜阳南部县区播前降水不足,播后持续干旱,生长量不足;阜阳北部、宿州、亳州、淮北市等部分早播田块亩蘖茎数达80万以上,有旺长现象。淮河以南地区小麦播种偏迟,总体看冬前分蘖少,群体不足。大部分田块在11月下旬播种,至今尚未出苗;部分稻茬抢墒播种,苗龄已达5-6叶,大小苗、旺苗弱苗并存。


3、降水少,土壤墒情总体不足。全省10月平均降水量17毫米,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7成。全省11月平均降水量3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成。受高温雨少蒸发量大影响,11月中旬前期全省大部维持重等以上气象干旱,其中沿淮至江南北部普遍特旱。11月17-18日和24-27日全省出现明显降水,淮河以南和沿淮地区气象干旱基本解除,但淮北东北部、中南部,江淮西部降水不足,20cm土壤墒情明显不足,旱情持续,不利于小麦冬前生长和安全越冬。


4、病虫草害基数低,但存在潜在为害风险。各地大力推广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病虫基数低,为害轻。部分地块发生红蜘蛛、地下害虫为害,局部田块发现条锈病和草地贪夜蛾。持续干旱不利于杂草发芽和生长,田间草害比往年轻,大部分地块未开展化学除草,但个别田块杂草密度大。


5、小麦市场价格持续攀升,继续上涨空间有限。受10月份国家公布明年小麦最低保护价继续维持今年水平和市场可流通原粮偏少等因素影响,10月份以来,小麦价格持续攀升。目前小麦市场价格已达1.20元/斤左右,较国家保护价高0.05-0.08元/斤。随着双节来临,面粉需求转旺,养猪出栏量的恢复性增长,小麦加工副产品需求量增大,预计小麦市场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但受拍卖库存的宏观调剂等影响,涨幅有限。


综上,安徽省小麦生产形势喜中带忧,要抓住距小麦越冬还有15-20天及早春农民工返乡机会,加强管理,力争2020年小麦丰产、农民增收。


二、冬前和早春田管技术意见


(一)冬前田管


今年冬前田管的主攻目标是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主要技术措施:


1、及时查苗补缺。淮河以南稻茬麦秸秆还田量大、部分田块播种时底墒不足,播种质量不高,导致缺苗断垄。应抓住当前雨后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及时催芽补种。沿淮淮北主茎3叶以上的田块,若缺苗断垄可采取带蘖移栽,疏密补稀。


2、因苗分类管理。对于部分播种偏早,基本苗过多,群体偏大,有旺长趋势的田块,可采取镇压或化控等措施,控制旺长,以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对于秸秆还田量较大,土壤煊松的麦田,可适度镇压,提高保墒防冻能力,防止冬季冻害死苗;对基肥施用不足,尤其是秸秆还田量大、麦苗发黄严重的田块,可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促进弱苗迅速转化升级;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沿淮淮北小麦主产区如小麦越冬前无有效降雨,对土壤墒情不足,以及秸秆还田量大且整地播种质量差、土壤煊松未镇压的田块,应抓紧时间浇好越冬水,浇足浇透,以沉实土壤,巩固冬前群体,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3、适时防治病虫草害。对未封闭化除或草害严重的地块,可利用12月上、中旬适宜的气温(日均温8℃以上)和墒情及时开展冬前化除。注意防治麦田蚜虫、红蜘蛛、潜叶蝇和地下害虫。密切关注条锈病和草地贪夜蛾,一旦发现,立即防治。


4、开沟理墒。沿淮稻茬麦区和淮河以南麦区,未开好三沟的麦田,要抓住晴天尽早开好麦田三沟,开沟泥土要均匀散开,避免损伤麦苗。已开好沟的麦田,要及时疏通,保证排水畅通。


(二)早春田管


2020年春节来临早,过年后全省小麦自南向北陆续返青、起身,正是加强春季田管、促进苗情转化,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受干旱影响淮河以南地区小麦播期推迟,晚播麦面积较大,苗情差异大、冬前除草比例偏低。针对我省小麦苗情特点,早春季田间管理应坚持“以促为主、促控结合,因地因苗制宜,加强分类管理,促苗情转化升级,防控病虫草害,预防和补救春季冻害”技术路线,抓住农民工返乡在家机会,及早动手。主要技术措施:


1、看苗追肥、浇水。我省沿淮淮北麦田大多属“雨养农业”,小麦浇水费时费工,各地要看苗看天抓住春季雨雪机会,趁雨追施。若早春干旱,要结合追肥,及时浇水。


(1)以促为主,抓好三类苗管理。返青始期亩茎蘖数沿淮淮北少于50万、淮河以南少于40万之类的麦田,属于三类苗麦田,多由于晚播或干旱浇水不及时造成。春季肥水管理应以促为主,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返青期开始追肥,亩施尿素5-7.5公斤,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以增加亩穗数;第二次在拔节中期亩施尿素5-7.5公斤,提高穗粒数。


(2)促控结合,抓好二类苗管理。返青始期亩茎蘖数沿淮、淮北少于50-70万、淮河以南小于40-60万之类的麦田,属于二类苗麦田。春季肥水管理的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发生,提高分蘖的成穗率。可在小麦在小麦起身期趁雨每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


(3)控促结合,抓好一类苗管理。返青始期亩茎蘖数沿淮淮北70万-90万,淮河以南60-80万之类的麦田,属于壮苗麦田。应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一是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在小麦拔节期亩追尿素10-15公斤。


(4)以控为主,抓好旺长苗管理。返青始期沿淮淮北亩茎数达90万以上,淮河以南达80万以上的之类的麦田,属于旺长麦田。此类麦田植株较高,叶片较长,主茎和低位分蘖的穗分化进程提前,早春易发生冻害。拔节以后,易造成田间郁蔽,光照不良和倒伏。春季肥水管理应以控为主。一是返青期镇压,这是控制旺苗生长,使其转化为壮苗的最有效的措施。二是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防止后期倒伏。三是根据叶色和脱肥情况进行追肥。无脱肥现象的旺苗麦田,应早春镇压蹲苗,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在拔节期施肥浇水,亩施尿素10-15公斤;对于有脱肥现象的麦田,起身中期适当追肥,一般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防止旺苗转弱苗,待基部节间(倒1、倒2)节间定长时,再追尿素5-7.5公斤。


2、化学除草、防控病虫。对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及时化学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发生药害。加强纹枯病、麦蜘蛛、蚜虫等病虫监测,达标防治。密切关注条锈病和草地贪夜蛾,一旦点片发生,立即全田防治。同时,提前做好以赤霉病防控为主的“一喷三防”药剂招标采购工作。


3、关注天气预报、预防早春冻害。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若预报大幅度降温,可在“倒春寒”来临之前及时浇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防御早春冻害。冻害发生后,及时追施适量氮素化肥,然后浇水,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


4、清沟理墒、排水降渍。沿淮、淮河以南麦区,继续做好清沟理墒,排水降渍田管工作,做到沟沟相通过、沟无积水、雨止田干。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2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