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人物 » 一个种粮大户的“惊”后之“喜”

一个种粮大户的“惊”后之“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20-11-12  浏览次数:155
导读:轰隆隆、轰隆隆,一个个金黄色的玉米棒借助高速运转的传送带,滑进玉米架子……72岁的程显义正在院内和老伴儿、儿子一起忙活,把...

轰隆隆、轰隆隆,一个个金黄色的玉米棒借助高速运转的传送带,滑进玉米架子……72岁的程显义正在院内和老伴儿、儿子一起忙活,把车内的玉米棒卸到传送带上。冷风吹过,三人身上反而因为忙碌透出几股热乎气。


程显义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港镇五星村农民,今年种了100亩地。春种秋收是他几十年来的生活方式,今年这个过程却格外难忘。


突发灾害让程显义“惊”出一身冷汗。“下半年几场台风和随之而来的强降雨对庄稼成长、收割都造成不小影响。”程显义说,第一场台风来时,玉米没倒,但第二场台风经过时,玉米就倒了不少,一些倒伏严重的地块,不得不用传统的人工方式收割。


“太犯愁了,300块钱一天,都不好雇人。”程显义说,家里人只能带着镰刀进地,自己收,一家三口起早贪黑忙活近半个月才把地收完。因为受灾,玉米平均亩产要比预期减产约200斤。


不久前市场上有了玉米收购价,程显义转悲为喜。“刚收下来的‘潮粮’9毛钱1斤,活了70多年,我都没见过这么高的玉米价。”程显义说,按现在玉米价算,今年亩产达到1500斤,家里的玉米能卖到13.5万元。


但程显义和身边的农民不一样,没有急于“兑现”,而是把新收的玉米棒“上垛”,在院里形成了一个三四米高的“粮垛”,等到明年五六月份卖“干粮”。


这个“粮垛”用铁架子连接,周围是网状,底部用砖结构垫高,离地半米左右。为了防止粮食腐烂,程显义还在“粮垛”中间安装了几个直径约30厘米的管道,便于通风。


程显义已经尝到了卖“干粮”的甜头。今年6月,他将存储了大半年的干玉米以每斤0.99元售出,平均每亩所获利润比去年秋季售粮时增加100多元。


“一把年纪了,还建这建那,不嫌‘折腾’?”回忆起三年前刚要建玉米架子时老伴儿的强烈反对,程显义笑着说:“人得敢于尝试,现在我用效益证明了自己‘折腾’得对,家里人都给我竖大拇指呢。”


“每亩地承包费500元,种子、化肥、农药200元,收割费80元……1亩地总投入约800元。”程显义老两口不止算了一次账。“按照这几年粮价走势看,明年晾干的玉米预计能卖到15万元,纯利润可达7万元,还能为远在外省务工的孙子攒一笔安家费呢。”望着满院的金黄,程显义和老伴儿露出了笑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2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