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满青还在羊圈建了一个5米高的圆柱形沼气锅炉,投资5万元,牛羊圈中都有类似的装置,将牛羊回圈后排泄的粪便收集起来,加工成沼气,“园区照明、做饭,基本不用依靠外面供电,还能额外提供给附近村民免费使用呢。”
现在,王满青还引进了柿子、橘子、紫薇、意杨、樟树等品种,加上牛羊、茶叶每年2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一个品种多样的大庄园雏形初现。
入股园区成农业合伙人
除了倒腾自己的1.55万亩地,闲不住的王满青还入股了张广刚的园区。
从黄陂城区驱车到张广刚的园区,约半小时车程。园区里有果树、养鱼、蘑菇种植等项目,还有配套的办公室、大棚、养鱼用的投食机等。
张广刚介绍,园区总面积1270亩,股东有10个人,原始出资100万元,其中王满青是出资最多的,自己和王满青目前共同管理这片园区,“今后我们的分红,都会按照出资比例来分配,平时大家也会轮流到园区来值班,打理园区的日常事务。”
为什么采取合伙的方式?他介绍,投入很大,大家一起好分担风险。他说,土地刚刚流转来时,都是荒的,没有路和水电,为此,大家投入了大笔资金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前前后后投了300多万,一个人肯定难以承担。”
张广刚说,近期刚刚请人评估过,整个园区目前评估值达到上千万,“随着我们把园区配套搞得更齐全,肯定还会继续增值。”
王满青对这片园区情有独钟。他自己的大园区请了十多个员工,他时间比较充裕,就入股了老同学这片园区,“每天两头跑,总体算下来,在这个园区花的时间比自己园区还要多。”
■未来
想种桉树梦想亿元“钱景”
坐守1万多亩土地,如何才能生财?王满青把眼光瞄准了桉树。
他介绍,最近去深圳,有朋友推荐了一个新品种的桉树,即桉树七号。这种南方树种生长期较短,只需5-7年,而且像“割韭菜”一样,砍掉后可以再次生长,用来做板材,市场前景应该不错。
王满青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种300棵树,大概可以出100方的木材,按照目前桉树市场价大概500元/方,算下来,5000亩的桉树5年下来可以实现2.5亿元的收益。
不过,王满青也有担忧:桉树怕冷,低于零下5度就难以生长,“在武汉不知道能否存活”。他打算今年在园区里试验20亩到30亩,如果可以存活,明年就把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
为此,王满青正在做准备,目前已经考取了园艺师的证书。“现在很多树种的生长面积都在扩大,只要技术好,桉树还是有可能存活的。”
当然,王满青也做好了桉树不能存活的打算。如果试验失败,他打算引进湿地松,这种树生长期大概8-10年,松脂和木材都可以做经济用途。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应该多流转一些土地的。”对于未来,王满青充满憧憬,一旦自己的桉树移种计划实施,1.55万亩的荒地就能坐地生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