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电子商务市场继续高速增长,截至2013年6月,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35万亿元,同比增长24.3%。
4.35万亿元,这一庞大的数据令人吃惊吗?非也。宅在家里,躺在床上,打开电脑,在网上轻轻一点鼠标,坐等快递上门送货。这是网购模式的基本款,也表明电商在人们生活中的身影随处可见。电商卖书,当当网火了;电商卖3C电子产品,京东一夜成名;电商卖服装,淘宝网赚得盆满钵满。最近,电商卖什么最火?答案是生鲜。2013年,“生鲜”在电商界炙手可热。
电商“亢奋”
中国13亿人口近半数能上网,这些网民中近80%的人拥有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购物习惯已随之而变。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它意味着无论喜不喜欢,你都必须触网。无论是线上商家还是线下商家,都必须有一家可靠的网店。”近日,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发布报告称,中国电子商务市场销售额今年有望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10年内有望占到中国总零售额的一半。该报告合著者、贝恩公司合伙人塞奇·霍夫曼表示。
与此同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电子商务市场继续高速增长,截至2013年6月,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35万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B2B交易额达3.4万亿元,同比增长15.25%;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7542亿元,同比增长47.3%,预计2013年全年有望达到17412亿元。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尽管上半年外贸疲软态势持续,但中小企业纷纷变外销为内销,拓展国内市场。加之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扶持政策措施,吸引更多企业加入电商行业,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电商行业总体向好。
此外,报告显示,在企业区域分布上,排在前十的省份(直辖市)依次为:广东、浙江、北京、上海、江苏、四川、山东、河北、福建、湖北。在人员规模上,截至2013年6月,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20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600万人。
“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完善,人们对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相关政策、融资等环境良好,这些因素都使得经济发达地区电商企业密集。”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说。
生鲜“生猛”
生鲜指的是什么?水果、蔬菜、肉类,还有海鲜。美国华盛顿的车厘子、新西兰的奇异果、南非的西柚、澳大利亚的脐橙、新疆的库尔勒香梨、海南的椰子,这些网上统统都有卖,而且24小时送货到家。8月27日,1号店宣布在北京推出自营生鲜业务,启动“1号生鲜”的全国拓展计划。以“网上超市”起家的1号店,再度将目光拉回到自己所擅长的“超市”品类,聚集了业界的关注目光。
事实上,被称为电商最后一块“蓝海”的生鲜业务,这两年成了各路资本的掘金地。
2012年5月,顺丰速运的电商食品商城“顺丰优选”上线,包括了9大类产品,以中高端产品为主,70%的食品来自进口,生鲜业务占到1/3;2012年6月,淘宝上线生态农业频道;2012年7月,京东商城推出生鲜频道,买手制生鲜电商“本来生活网”上线;2013年3月,1号店推出生鲜品类;2013年5月,天猫预售频道上线“时令最新鲜”板块,预售生鲜产品。近日航运也拼入生鲜市场行列,东方航空公司筹划良久的B2C网上商城“东航产地直达网”上线,以生鲜为主要品类,并强调其原产地直供的服务特色。
是什么让这些送快递的、开飞机的、卖衣服电器的纷纷开卖蔬菜水果,加入这场电商“最后的盛宴”?
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化妆品的网络零售渗透率达到16.3%,3C类商品达到15.6%,服装达到14.3%。相比之下,2010年流通领域农产品的价值总额为2.24万亿元,网络交易额却不到1%。毫无疑问,这片蓝得发绿的“蓝海”让市场充满了巨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