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万象 » 人民日报:农民网商 钱好赚吗?

人民日报:农民网商 钱好赚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9-03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554

【案例2】

江帆的网上“甜蜜”事业

江帆是广州增城市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江帆的梦想是当个好村官,服务农村;村民的梦想是农产品畅销,卖个好价钱。江帆意识到,帮助农民兄弟增收致富,是他所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

江帆所在的五星村位于增城市的东面,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合发展蜜蜂养殖,所产蜂蜜质优而价廉。然而,五星村闭塞落后,有些地方连通讯网络都未曾覆盖。由于蜂蜜的销售渠道狭窄单一、缺乏宣传、包装不够精美,销量一直不高。

2011年,果树开花量大增,使得蜂蜜产量创历史新高,但滞销的蜂蜜或被村民廉价批卖,或送给亲朋好友。江帆反复思考,想到了一个点子——借助网络平台拓宽蜂农销售渠道。这个想法赢得了村干部的赞赏和支持。于是,他便利用QQ空间、Q群、增城娱乐网、淘宝网以及各大网站论坛等平台,把拍摄到的五星村养蜂环境、采蜜过程等放到网络上,对五星村蜂蜜进行广泛宣传,发布销售信息。

果然,网络的力量一下子被引爆了,本地、外地的客户蜂拥而至,更多的顾客直接在网上购买,五星村蜂蜜的知名度一下子提高了。两年中,江帆通过网络帮售的蜂蜜达3000斤,总价值约人民币3万元,帮助的蜂农也由一家上升到数十家,而且还辐射带动了周边的村庄,卖蜂蜜成了他的“甜蜜事业”。

【新闻分析】

有哪些难迈的坎儿

农村变了。在浙江遂昌县城的墙头,不知何时,“生活要想好,赶紧上淘宝”的广告语取代了“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之类的标语。

最新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7.9%,规模达到1.65亿。半年期新增网民中,农村网民占到54.4%,超过城市网民增速。网络带来的种种便利,正在加速向农村各个区域蔓延。

富有生意头脑的农民,不仅仅满足于网购,也试着迎合城里人的消费需求,把村里的产品通过网络卖到城里去,目前以农产品、箱包、家具和服装为主。而这一户户的草根网商所产生的聚合力量大得惊人,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淘宝网(含天猫)正常经营的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数量为163.26万个,其中注册地在村镇的为59.57万个。截至2011年底,淘宝网的农民网商注册总数已达171万人。

网售农产品,安全谁把关?

商户:农户家自产,质量放心

淘宝:要求商户填写14个相关字段

农业部:目前尚无明确法规予以制约

果蔬、肉类、活禽等农产品如果通过传统的销售渠道进入市场,会由市场方或者工商部门进行检验,比如肉类和活禽就需要提供合格的检疫证明才能入市。网上销售的最大特点是省去了中间环节,由农民直接将产品打包,通过快递配送到消费者的手中。记者在网上找到一家苏北农民的店,贩卖农家散养草鸡,页面显示活鸡现杀后真空冷冻包装,通过航空件快递到买家手中,未有相关检疫信息。在这一销售过程中,谁来为食品安全把关?

记者询问卖家是否有相关部门检疫证明,卖家表示没有经过检疫,但产品是在农户家收的,绝对放心。

作为最主要的交易平台淘宝网,是否存在相关约束?淘宝网某负责人表示,从2012年7月起,淘宝网和天猫要求食品类目下新发布的包装商品,卖家必须填写资料中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品名、厂名、厂址、联系方式、保质期、生产日期、进货日期、数量、供货商、规格、包装方式、产地、配料表、食品添加剂等十四个字段,并在商品详情页上披露,目的是为了打击“三无”产品,让消费者关心的食品保质期、产地等商品信息更加透明。

这一初衷虽好,然而记者在淘宝网店铺页面浏览时,发现不少农产品的网店都没有填写完整的14个字段,不少店铺生产许可证编号和产品标准号字段都为空白。该负责人表示,从在线农产品来源的多样性、农户经营的实际状况来看,按照传统的食品监管体系进行全部认证,缺少现实可行性。食品安全和认证依然是需要跨越的门槛。

农业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网上售卖农产品这种方式属于新生事物,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对其构成制约,这一块的监管目前还是空白。

关于网上食品安全,四川省社科院管理学研究所所长伏绍宏认为,网上的农产品大多属于干货,保质期长,而且稍有经验的消费者很容易辨识其质量优劣,但是这方面的食品安全也不容忽视。“如果有关电商能主动跟一些科研机构合作,比如为他们售卖的干货出具一些质量报告,这不仅能确保食品安全,同时也能为产品做口碑。”伏绍宏说。

他们为啥失败?

交通:县级公路很烂,不便收货

价格:零散经营不具备优势

物流:西南地区物流成本成掣肘

并不是所有的农民网商都能取得成功,其中也不乏失败的案例。

李勇明是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的一名大学生。毕业后,由于找工作四处碰壁,他萌生了在淘宝创业的想法。“金阳县产魔芋和羊肉,山里的村民经常挑着进城来卖,我何不在网上卖这两件特产呢?”李勇明说干就干,2010年12月,他的淘宝小店开张了,专卖金阳县的魔芋干和羊肉干。“魔芋和羊肉不方便邮寄,也不方便保存,所以还是卖魔芋干和羊肉干可行。”

小李告诉记者,他家并不富裕,好不容易才东拼西凑拿出两万多元,却发现创业之路的艰辛才刚刚开头。“农民为了省事,直接卖魔芋和羊肉,制成干货的不多,拿到县城的市场上卖的更少。”李勇明告诉记者,为了寻找货源,他开始进山挨家挨户收货,这样做也能降低成本,收到的货比市场上买到的稍微便宜一些。“但是山路崎岖,别说村级公路,就是县级公路都很烂,靠步行挨家挨户收货,人力、资金上就有很大的压力。”李勇明说,除了交通情况,价格问题也让他头疼不已。“农民自己加工的魔芋干在成本、包装、口感上都比不过食品工厂工业化生产的魔芋干片,而且我们这儿交通太不方便,物流成本太高,价格上跟其他工业化生产的干货没法比,销路一直不好。我也想过转型做其他农产品,但是拿不出资金,银行贷款也没申请下来,本金亏完了,只好关店了事。”李勇明告诉记者,他现在在成都一家灯具城做销售,希望能在学到更多的销售知识后,重新开网店,卖灯具。

来自淘宝网的数据显示,目前农民网商主要聚集地在东部沿海地区,而部分中西部省份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则滞后不少。伏绍宏告诉记者,西南地区的电子商务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其中之一便是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西南地区多山地、丘陵,加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一些山区,物流成本很高,这就需要电商们一方面多挖掘本地消费市场,尽量减少物流成本,一方面多打打山区的‘绿色’牌,在销路上多挖掘优势。”

【观察者说】

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访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

同质化竞争如何避免?

同质化竞争是农民网商自我发展中难以避免的现象。不仅是开网店,其实农户自发开展线下的许多经营项目,也经常存在着“扎堆”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在于农户经济本身的条件(比如经营项目的市场进入门槛低、模仿先行的成功者风险小等)和农村社会知识扩散的特点(比如熟人社会)。这不是简单地靠说服教育就可以解决的,而只能随着他们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发展程度较高的那些经营者为避免同质竞争采取有效的竞争策略来解决。这是一个产业发展和市场演进的必经过程。

人才短缺如何解决?

农村发展中的人才短缺问题,是制约三农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农村的企业家自己要有人才意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也负有努力改善当地人才环境的责任。就农村企业家(包括农民网商)方面来说,突破传统农村家族企业的束缚,变家族企业为现代公司制,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

产品安全如何保障?

传统生鲜类电子商务难度很高,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上,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最迫切的是需要政府机构和电商平台联手合作,只有尽快改变各自为战的状态,才有可能为生鲜类农产品的电子商务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基础。

地方政府如何取舍?

传统的招商引资观念是需要扭转的,事实胜于雄辩,期待随着电子商务成功的地方和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能有更多的地方官员和企业家提高认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