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业创富 » 花椒产业成武都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花椒产业成武都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1-10  浏览次数:500
导读:盛夏时节,走进陇南市武都区,山峁沟岔,一行行花椒树绿中透红。公路上、村庄里,收购花椒的车辆穿梭往来,弥漫着一股股浓郁的椒...

盛夏时节,走进陇南市武都区,山峁沟岔,一行行花椒树绿中透红。公路上、村庄里,收购花椒的车辆穿梭往来,弥漫着一股股浓郁的椒香。

郭河乡侯家湾村,从山腰到山顶全是花椒树。正和家人一起摘花椒的村民李智全告诉记者,他家种的18亩花椒树,去年收入10万多元。灾后重建中,靠花椒收入盖起了3间新房,去年,家里还买了辆农用车,让儿子跑运输呢。

“别看这小小的花椒,它是咱武都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也是武都一张对外的名片,都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呢。”指着红红的花椒果,李智全自豪地对记者说。

武都区通过花椒产业提升战略,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椒种植区、全国最大的花椒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获得“中国花椒之乡”的美名。花椒产业成为武都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黄金产业”。

小花椒蕴涵大潜力

武都山大沟深,土地贫瘠,人多地少,全区36个乡镇80%分布在半山上。多年来,山区群众习惯了种玉米和小麦,1亩地收入超不过500元,遇到暴雨、干旱,常常颗粒无收。

10年前,区上借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号召山区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在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种植花椒,当时不少人有看法:花椒能当饭吃吗?能种出富裕来吗?大家都种花椒销到哪里?

为打消群众的顾虑,区上干部进村入户讲例子,科技人员分片包干,抓点示范。当一棵棵花椒树挂果并卖到市场后,老百姓心中亮堂了,不用动员主动买花椒苗进行种植,不仅在退耕的地里种,有人还承包荒山荒坡进行大面积种植。

为了抓好花椒产业,区上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的花椒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实行县级领导包片联乡、部门包乡联村、乡镇领导包村抓户的工作责任制度。乡镇主要领导每人主抓一个500亩退耕还椒基地或荒山建园基地,宜椒区群众坚持自育自栽,区上及时足额兑现苗木款。

目前,全区花椒种植面积由1995年的25万亩发展到100万亩,产量由1995年的67.5万公斤发展到现在的1700万公斤,宜椒区农民人均花椒收入由15年前的30元发展到现在的1300元,形成了白龙江沿岸、北峪河流域、洛塘河流域等万亩花椒林带6处、千亩花椒示范基地68个。花椒已成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支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产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