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业创富 » 农产品销售难该如何破解?

农产品销售难该如何破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10-11  来源:燕赵都市报  浏览次数:666
再问

农产品如何抵达消费者?

农产品销售难并不是一个新鲜事。这些天,除了阜平的板栗滞销之外,赞皇县三六沟村村民的10万斤板栗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可手里的新鲜农产品为何总是遭遇梗阻呢?“每年都会有这种情况,有时候还十分严重,农民因此受到很大损失。”9日,河北省人大代表,张家口禾久农业发展集团董事长王栋一听记者的来意,即这样表述。

市场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着的,而农户的种植却有一个很长的周期,这样,“一旦对不上,销售就会出现问题。”

禾久集团目前主打鲜食玉米,有3.5万亩种植基地,这些土地都是与农民签订了种植协议的,公司负责统一种植、统一收购,农户负责种植养护。“这一块涉及农户2万多户,有统有分,目前运转很好。”

王栋认为,农户单个的种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十分薄弱,因此,有必要在地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抵御市场风险。“我们这里也有农户不愿意与公司合作,自己生产,不过,每年都会有农户销售出现难题。”

那么,农民与公司合作,在利益方面能得到保障吗?对此,王栋认为,公司签单时就保证了农民的收入增长,不会损害农民利益。毕竟,企业有了规模,就能降低成本,而且,公司在市场上可能具有更多的品牌效应,也更专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发展,这也是各级政府正在提倡的。”

在王栋看来,眼下很多农民组成的专业合作社都很虚,并没有真正做实。很多合作社其实都在亏损。“更何况,即便是专业合作社,也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不然,很难真正运转起来。”

不过,三农问题专家,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昌平对“公司+农户”的模式谨慎乐观。他认为,解决我国的农产品问题,一是,“要在完善微观农民组织的基础上,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和管理的新型制度。”再就是,“提高农民生产和营销的组织化水平,要将2亿多生产经营小农变成大约30万个由‘2亿多小农合作而成的现代大农’。”

不管怎么说,在农产品如何抵达消费者的问题上,继续沿袭以往的散户经营显然是难以为继了。无论是鼓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还是采取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的模式,在目前看,都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路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