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人物 » 袁隆平:建设国际种都 提升中国农业影响力

袁隆平:建设国际种都 提升中国农业影响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12-11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495
导读:我梦想着将长沙建设成国际种都,提升中国在农业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日前举行的首届隆平国际论坛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我梦想着将长沙建设成‘国际种都’,提升中国在农业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日前举行的首届“隆平国际论坛”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这样阐述自己的梦想。

“打造‘国际种都’,中国优势明显。”袁隆平以长沙为例说,湖南是水稻大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中国第一,同时也是杂交水稻发源地,具有国际一流的产学研优势。

此外,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四大“米市”之一,长沙市具有辐射全球水稻主产区的区位优势,尤其方便与水稻主产区之一的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互联互通。

在袁隆平看来,“国际种都”必须具有科技研发、技术培训、展示交易和信息交流等全方位功能。为此,袁隆平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在长沙打造国际稻都的建议》。今年8月,农业部明确同意在长沙建设“杂交水稻国际种都”。

在规划中,“国际种都”包括“一馆三中心”,隆平水稻博物馆、国际种业交易中心、隆平会展中心以及水稻分子育种中心,承担起杂交水稻科研、展示、培训、交流和交易的功能。

目前,隆平会展中心已经建成,而其他项目也已经与投资方正式签约。长沙市芙蓉区承诺,政府将从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对“国际种都”建设给予重点支持,将“国际种都”建设成现代农业产业“硅谷”。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种子市场需求旺盛。自中国种业市场开放以来,跨国种业公司纷纷来华开展业务、抢占市场,在带来新品种、新技术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挤出”效应。中国自主种业安全面临更强的竞争。

专家指出,到2012年,已有20多家外资种业企业在华开展业务。全球种业前10强公司占了全球种业市场份额的35%,而中国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例仅为0.8%。对于中国而言,维护种业安全和提高种子研发、生产、应用核心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

“过去30多年来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分散、单个种农规模小、组织管理落后,尚未形成专业化的产业模式。”袁隆平说,从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考虑,杂交水稻制种专业化应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来予以大力扶持。同时,还应打造专业的科研平台和推广平台,确保中国牢牢掌握杂交稻产业优势。

2011年以来,在袁隆平和其科研团队长期生活工作的长沙市,地方政府正整合现有杂交水稻产学研优势资源,着手在浏阳河东岸打造一个专注于杂交水稻科研与推广的“国际种都”,以继续保持中国在杂交水稻领域的科研优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