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民信箱 » 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1-03  来源:《重庆水产》  浏览次数:715
导读:池塘鱼菜共生是一种涉及鱼类与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等学科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农业新技术,就是在鱼类养殖池塘中种植蔬菜,...
池塘鱼菜共生是一种涉及鱼类与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等学科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农业新技术,就是在鱼类养殖池塘中种植蔬菜,利用鱼类与蔬菜的共生互补,在池塘水面进行蔬菜无土栽培,将渔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进行池塘鱼菜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互惠互利。池塘鱼菜共生生态养殖具有净水,光合作用增氧,降低池塘水体富营养化;提高水产品质量,卖菜增收,减少水电药等成本投入;遮阴避暑,景观工程等优势。

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平均亩产能提高10%左右,节约水电成本投入约30%,降低鱼药成本投入50%左右,病虫害显著减少,鱼类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综合生产效益可提高30~80%。

一、技术主要创新点

池塘鱼菜共生技术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了创新和突破。一是建立了池塘养殖废弃物(N、P)的原位减控与消纳利用技术;二是成功集成研发了鱼菜共生设施及配套技术,包括水上蔬菜浮架制作工艺、水上蔬菜栽培技术、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水生蔬菜对池塘水质影响机理分析等,通过疏密双层网片浮架,成功解决了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与蔬菜共生的问题。

二、池塘养殖技术

池塘养殖以池塘“一改五化”技术为核心,“一改”指改造池塘基础设施,“五化”包括水质环境洁净化、养殖品种良种化、饲料投喂精细化、病害防治无害化、生产管理现代化等。实行规范化养殖生产,以高产、高效和无公害为技术要点,实施一系列配套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池塘准备、饲料选择、投饲技术、病害综合防治、水质调控、渔业机械等标准化养殖生产。

1.改造池塘基础设施

(1)小塘改大塘:将用于成鱼养殖不规范的小塘并成大塘,池塘以长方形东西向为佳(长宽约比为2.5:1),面积10~20亩为宜。

(2)浅塘改深塘:通过塘坎加高、清除淤泥实现池塘由浅变深,使成鱼塘水深保持2.0~2.5米,鱼种池水深1.5米左右,鱼苗池水深在0.8~1.2米之间。

(3)整修进排水系统:整修进排水、排洪沟渠等配套设施,要求每口池塘能独立进排

水,并安装防逃设备。

2.池塘水质调控

生物调控:鱼菜共生调控,以菜净水,以鱼长菜;以鱼养水,适当增加滤食性鱼类和食腐屑性鱼类投放量,改善池塘的生态结构,实现生物修复。微生物制剂调控: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有益细菌,实现净水;保持池水活、爽、嫩,透明度在35厘米以上。

物理调控:合理使用增氧机,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天气炎热开机时间长,天气凉爽开机时间短,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负荷面大开机时间长,负荷面小开机时间短等,实现其增氧、搅水、曝气的作用。

加注新水,根据池塘水体蒸发量适当补充新水,有条件的地方可每半月加注新水1次;适时适量使用环境保护剂,在养殖的中后期,根据池塘底质、水质情况每月使用1~2次,生石灰20~30千克/亩,沸石粉30~50千克/亩。

3.养殖品种良种化

主养品种:选择以优质鱼类(如优质鲫鱼、草鱼、斑点叉尾铜、团头鲂、泥鳅、翘嘴红鲐、黄颡鱼等),主养品种的选择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有市场性(适销对路)、二是苗种可得性(有稳定的人工繁殖鱼苗供应)、三是养殖可行性(适应当地池塘生态系统)。

养殖模式:池塘80:20养殖模式。

鱼种质量:各种鱼种标准参照已有的标准和鱼种质量鉴定标准执行。要求品种纯正、来源一致、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病。

鱼种规格:主养鱼类规格整齐,重量个体差异在“10%”以内,搭养鱼类个体大小一般不得大于主养鱼类个体大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2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