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业创富 » 一位深山农民的科技梦

一位深山农民的科技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4-10  来源:三门峡日报   浏览次数:278
导读:薛向阳正在大棚中采摘香菇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改变着世界。三门峡近年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广大劳动者,尤其是基层劳动者的辛...

薛向阳正在大棚中采摘香菇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改变着世界。三门峡近年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广大劳动者,尤其是基层劳动者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把镜头对准最美的人,把版面留给最可敬的劳动者。近期,本报记者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建筑工地、街头巷尾,采访了一批默默奉献在各自工作岗位的基层劳动者。今日起,本报推出“寻找最美劳动者”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4月6日,记者采访薛向阳时,他正在塑料大棚里摘香菇。见到记者,他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说:“我一早就起来了,你看,收了7筐了。”

  被称为土专家的薛向阳,是卢氏县狮子坪乡杨庄村农民。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坚持食用菌菌种的研究和推广,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如今,全县食用菌栽培中所使用的菌种,80%是薛向阳研制出来的“向阳2号”。在卢氏县,薛向阳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

  1980年夏天,不满16岁的薛向阳高中毕业后回乡当了一位农民。在他的家乡,每年冬天,人们砍了栎树,截成树段排在阳坡面上等待沤烂后结木耳。薛向阳起初就干这种活儿,时间长了,他就觉得这种靠天吃饭的事儿不靠谱,应当有一种原种菌催生木耳在短时间内长出来。后来,卢氏县受外界影响发展香菇生产,薛向阳和大家一样兼营香菇栽培。起初,他们把青杠木码放在院中,等待着出香菇,结果一年过去了,木段沤了也没有长出来香菇。他这才意识到,没有菌源根本不行。这样,更坚定了他研究食用菌菌源的决心。

  薛向阳订了多种食用菌杂志,除了啃书外,还搞了一个实验场。每天上山寻找野生木耳、香菇菌源,回来后做试管试验。薛向阳告诉记者,做科技试验是要付出代价的,不但没有经济效益还得要不停地投入资金。一些人看他年复一年地钻研,经营的香菇也不景气,劝他别干了。他没有退却,他说,这个行当全国极少有人研究,在三门峡更是无一人,成千上万人栽种木耳、香菇,没有人去研究增产增效怎么行?

  为了能够发现和采集到种源,他还多次到香菇祖地浙江庆元县的山林中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采集、培育,薛向阳终于成功地培育出“向阳2号”木耳、香菇、猴头和密环菌(天麻)的试管原种和二级原种。这种菌种的最大特点是高产、优质,适应性强,同时还可以使袋料中碎屑养分完全释放,做到物尽其用。使用者可以增加20%的产量效益。谈到这儿,薛向阳笑着说:“光用我这个菌种,全县每年都可增加2亿元的收入。”

  “向阳2号”培育成功后,除了供应本县外,已经应用到全国20多个省份的食用菌产区,其经济效益不可估量。然而,薛向阳并没有把这种科研成果当成自己的发财之道,而是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其供应的原种也是最低价格。多数食用菌产区买到他的菌种后,再进行三级克隆,批量生产,服务群众。

  采访中,薛向阳的一位乡邻说:“按说他搞这个研究,全国都使用,不说当个亿万富翁,收入几千万是没问题的。可向阳实诚,总是说这是一项事业,不能用钱来衡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