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基层村官 » 李月峰:农民挣钱不容易 我当农民很快乐

李月峰:农民挣钱不容易 我当农民很快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1-1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浏览次数:743

  创业,如果说选择项目是根本的话,那技术应该是成功的关键。

  俗话说技术“开花”产业才能“结果”。但是第一年发展农业产业,村民们都没什么经验,李月峰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为给村民们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李月峰积极联系、多方奔走,不但与青县牛头村周炳清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还多次请土壤医院的技术人员给予相关技术指导。四五月间,天气渐暖,农作物病害频发,白粉病、霜霉病、角斑、灰霉等常见影响农作物生长,李月峰多方联系技术人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李月峰带领村民们不间断打理秧苗,锄草、施肥、喷洒农药、不定期浇水等,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 

  2012年9月的一天,凌晨两点左右,天还没亮,李月峰和村民们出现在了北京新发地市场,为了拓宽市场销路,也为了让村民们有个好收成,李月峰拿着样品,不断与各类商贩谈价钱。北京新发地和天津蔬菜市场是他们经常跑的地方。 

  9月份葡萄正式上市,种植面积多的农户可受益数十万元,少的也有十几万元。李月峰心里乐开了花,当被问及成功的感觉时,李月峰却感慨地说,“农民干的活,没有好干的活;农民挣的钱,没有好挣的钱,但是农民是最朴实的,当农民,我很快乐。” 

  别光说,干起来才知道 

  “砖的保温效果没有土好,而且用土砌墙成本要比砖砌低好几倍,不能再用保温板进行保暖,草帘子成本低,保暖效果好……”李月峰一边建棚一边跟村民们讲解大棚的改进工程。经过一年的摸索,李月峰俨然成了种植大棚的“高手”,村民们纷纷向他请教改进方法。 

  经过一年的摸索,李月峰找到了很多“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大棚的种植模式由以前的两沟套种变单沟套种或者不套种;建棚设施由砖砌改为土砌;保温设施由保温板和苇板改为草帘子,经营方式由个人销售变为抱团销售,合作社负责联系市场,农户自愿参与…… 

  暖室大棚创收后,村民们纷纷效仿李月峰,开始种植大棚.据了解,去年长芦疃村种植大棚近600亩,其中暖棚近200亩,冷棚400余亩。 

  当问道为什么要回农村时,李月峰认为,城市的发展汲取了农村大量的智力、财力、劳力,但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有无限的潜力。 

  他走出农村,又回到农村,不难发现他对农村的深厚感情。 

  “其实,创业路上有太多的艰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村民走出贫困的泥泞,享受丰收的喜悦。” 说到以后的规划,李月峰信心满满,“等千亩设施大棚实现后,要让一亩地冷棚的收益约等于三十亩玉米的收益,让一亩地暖棚的收益约等于六十亩玉米的收益。”李月峰盘算着。 

  创业虽然难,但是他迈出了第一步,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少人很是羡慕,也产生了创业的想法,但是李月峰的心中明白,“成功并非偶然,有想法很容易,要把想法付诸于实践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成的事,别光说,干起来才知道。”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